<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飼料 飼料配制 添加劑應用 查看內容

    對不同類型丁酸鈉的一些思考

    1760 17 原作者: 淡定笑人生
    簡介
    序:經過十幾年的認識認知,丁酸鈉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飼料中,從當初急功近利的用丁酸鈉去和抗生素對比效果,回歸到今天理性認識丁酸鈉的機理,是對生產、銷售、使用、及產品本身的共贏。
      序:經過十幾年的認識認知,丁酸鈉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飼料中,從當初急功近利的用丁酸鈉去和抗生素對比效果,回歸到今天理性認識丁酸鈉的機理,是對生產、銷售、使用、及產品本身的共贏。其抗拉稀也是建立在改善腸道健康的基礎之上,腸道健康的問題不只畜禽重視,就連水產近年來也越來越關注。而腸道健康的最終目的還是降低料比,提升經濟效益,這才是丁酸鈉的最重要功效表達。經驗證丁酸鈉是對促進腸道健康效果最確認的產品之一,性價比更是其最大的優勢。腸道健康了,動物的生產性能才能充分體現出來,而幼齡動物的腸道保健又是重中之重!

      針對市場上不同類型的丁酸鈉產品,本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精神寫一些自己的思考,意在拋磚引玉,引出更多有意義的聲音,不當之處尚請指正。

      一、先來說說包膜
      目前通常的包膜方式是核心式包被:耐溫一層(制粒)→耐酸再一層(過胃) →耐水再一層(部分過小腸)通過包膜來實現部分過小腸覺得是很智能的事。但包出來的丁酸鈉只能留在最中心,說明釋放點也是同一個位點。畢竟在不同的環境及介質條件下才能崩解不同類型的膜材。

      認為更理想的一種包膜方式:火龍果式包膜,即一層耐溫材夾一層丁酸鈉,再一層耐酸材再夾一層丁酸鈉,再一層耐水材再包丁酸鈉。多層夾心才能實現在不同介質環境下都有丁酸鈉釋放出來,作用位點也就不單一化。不知道如果實現的話成本如何,或許真的只是理想化。

      包起來了就要考慮釋放的問題,那么影響包膜產品釋放的溶出度和釋放度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1、包材:最重要的因素,各種包材的崩解方式也不同;

      2、溫度:變化1℃溶出速率變化約5%;

      3、時間:溶出度與時間成正比(腸道短的動物是否來得及釋放?);

      4、酶:機體分泌脂肪酶也不是無限量的,假使包膜產品真能抵達腸道,那么脂肪酶去分解被膜時會不會影響飼料中脂類的代謝?畢竟動物用包膜產品是包含于飼料中的。

      5、動物健康狀態:會影響脂肪酶的分泌;

      6、崩解劑:質量的優劣會嚴重影響產品的釋放速率及比率。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所用包材種類越多,釋放的影響因素越多,釋放度越低,沒有百分百!譬如30%的包被丁酸鈉產品考慮到溶出度和釋放度兩方面權重因素,實際能釋放多少?

      下面再來看下包膜的目的(圖一)以及包膜的工藝(圖二):


    兩種包被丁酸鈉.jpg

    (圖一)



            包膜丁酸鈉工藝溫度.jpg

    (圖二)



           所謂的智能微囊:是指在高溫(232℃)下讓特定的芯材膨脹,然后利用冷凍(-28℃)噴霧干燥成微球,其外層包被一層脂肪。

            順帶說下丁酸甘油酯,其工藝是丁酸和甘油在硫酸催化下經酯化制備而成,想想其熔點吧,其特性就是:遇熱分解釋出有刺激性的煙霧。


            那么原粉丁酸鈉和包被丁酸鈉到底誰才耐高溫?丁酸鈉包膜材料已知是脂類(包膜廠家應用及宣傳的主流包材),熔點一般60℃以下,其工藝要求就是要在40 ℃以下來成形。丁酸鈉原粉的國標水分是2%以下,實際生產中甚至控制在0.5%以下,而達到這個標準的辦法,就是在高達380 ℃的高溫下進行烘干(丁酸鈉的熔點250~253 ℃ )。而畜禽水產飼料的制粒溫度在70-120℃之間,試想在此溫度下,極薄的一層脂類包膜材質還能完整包被甚至留存嗎,應該有人發現夏季特殊高溫的情況下,包被丁酸鈉(包括丁酸甘油酯)就已經有些粘結,或許正是因高溫制粒分解掉脂類包膜才有助于丁酸鈉的釋放和最終起了些作用。而丁酸鈉原粉是肯定可以留存的,也起到了更高效價的作用。
            市場上部分包膜廠家表述原粉丁酸鈉在制粒過程中就損失60~70%的依據何在?


            二、再來說說丁酸鈉的特性!
            下圖為一知名廠家對其特性的描述(圖三):
    丁酸鈉酸性不易分解.jpg

    (圖三)

            而國外的實驗數據也證明了丁酸鈉能到達腸后段起作用(圖四):
    國外文獻對丁酸鈉添加于豬料中菌群變化.jpg

    (圖四)


      三、來看看國內外對丁酸鈉的使用數據!

      1、國外的一些研究數據:

      1990 年匈牙利學者Galfi和Bokori ,在斷奶豬中添加0.17%丁酸鈉后降低了回腸中大腸桿菌的數量,乳酸桿菌數量增加。結果表明,試驗組日糧提高豬日增重達23.5%,日采食增加了8.9%。由于提高了飼料報酬,實際飼料消耗減少了11.8%。

      Galfi等(1991)發現,在飼料中添加丁酸鈉,丁酸含量比對照組分別提高:胃0.94mmol/L,空腸0.49mmol/L,盲腸0.47mmol/L;乳酸提高為:胃4.08mmol/L,空腸15.29mmol/L,回腸86.15mmol/L,盲腸11.49mmol/L。乳酸和丁酸降低腸道后段pH值,起酸化作用。

      Kotunia等(2004)研究表明,添加丁酸鈉組仔豬(7d)的平均日增重是對照組的1.5倍。

      比利時農業部動物營養與飼養部門于2002 年7 月用144 頭剛斷奶的仔豬進行飼養試驗以觀察丁酸鈉對斷奶后一周齡仔豬生產性能的影響。試驗分2個處理:①對照組:僅飼喂基礎日糧。②添加組:基礎日糧+1kg/t 丁酸鈉。斷奶日齡為26~27d。6 頭仔豬(公、母各半)一欄,于剛斷奶和斷奶后14d 分別稱重并記錄飼料消耗。結果表明:日糧添加丁酸鈉可提高日增重17%,提高采食量7.3%,耗料增重比降低8.3%。

      意大利學者PivaA 于2002 年用每噸含酸化劑日糧添加0.8kg 丁酸鈉作為試驗組飼喂斷奶仔豬兩周,丁酸鈉提高日增重達20%(P<0.05),提高日采食量達16%(P<0.05)。在緊接其后的2 周內,試驗組日采食量提高達10%,但料肉比減少14%,都達到差異顯著水平(P<0.05)。

      Nollect等(2005)研究了不同劑量的丁酸鈉(0、50、100、250、500 mg/kg)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結果發現,隨著丁酸鈉劑量的增加,蛋雞產蛋率不斷提高,料蛋比逐漸降低,但對蛋重無影響。

      2、國內的一些研究數據:

      張雪艷(2008)研究指出:在48周齡商品蛋雞飼糧中添加300ppm丁酸鈉,粗蛋白和能量表觀代謝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總磷表觀代謝率極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產蛋率提高了7.35%(p<0.01),料蛋比降低了6.37%(p<0.01)。

      崔蕾等(2009)在肉仔雞飼糧中分別添加0、250、500、750和1000mg/kg的丁酸鈉。結果表明:750mg/kg添加組能顯著提高21日齡肉仔雞十二指腸和空腸的絨毛高度和V/C值(p<0.05),顯著提高42日齡肉仔雞十二指腸的絨毛高度(p<0.05);250、500和750mg/kg添加組能顯著提高21日齡肉仔雞空腸肌層厚度(p<0.05),1000mg/kg添加組與500mg/kg添加組相比,能顯著提高42日齡肉仔雞十二指腸黏膜厚度和肌層厚度(p<0.05)。

      李凱年(2006)報道,飼喂0.2%丁酸鹽對肉雞采食量無不良影響,且0.2%丁酸鈉組肉雞體重最高。

      陳小兵(2007)研究表明,日糧添加丁酸鈉,小、中雞群整齊度提高,弱雛減少以及死亡率降低。

      3、丁酸鈉更廣泛的作用:

      丁酸鈉在體內分解后產生的丁酸根陰離子成分是體內離子平衡的重要補充,從而減輕由于天氣等因素對動物造成的應激作用。比利時CLO研究中心于2001 試驗表明,日糧添加丁酸鈉減少了仔豬、兔子和犢牛非特異腹瀉的發生率,同時,添加丁酸鈉對壞死性腸炎、肥育豬的痢疾以及兔小腸結腸炎也非常有效。

      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丁酸鈉還可以抑制大鼠結腸粘膜細胞增生,增加了細胞凋亡,誘導了與增殖細胞凋亡抑制有關的基因蛋白表達,顯示了丁酸鈉還具有預防和抗腫瘤疾病等作用。

      4、丁酸鈉在水產動物中的應用:

      水產實驗的考評指標:丁鈉對羅非魚生長性能影響.jpg
    丁鈉對羅非生長特征影響.jpg
    丁鈉對鯉魚生產性能影響.jpg
    丁鈉對鯉魚腸黏膜影響.jpg
    鯉魚腸絨毛比較1.jpg


              無胃的鯉科魚類對丁酸鈉的效果表達也許更加直接高效!魚是養殖在水體中,很多營養物質的攝取均是通過投入水中而實現,如活菌類、Vc及一些藥物等。而丁酸鈉不管在飼料中還是在水中都能被魚所利用。

      四、丁酸鈉原粉的作用一定會在腸道體現。

      先來看看包膜廠家對丁酸鈉損失程度的描述:

      ① 制粒損失60-70%;

      ② 過胃損失幾乎百分百;

      如此說原粉丁酸鈉添加以后根本沒起到任何作用!那么,國外研究幾十年的數據會不會是假的?反之對于飼料這種復雜工藝條件下的包膜研究又是否成熟可信?對原粉損失的夸大是否過于極端?學術本該存在質疑,希望不是過度摻雜了利益于其中。

      首先從丁酸鈉的物理物性來說,過制粒環節肯定沒問題。而對于丁酸鈉過不了胃則有些偷換概念,因為很多物質進入胃腸后就是以離子狀態存在,丁酸鈉也一樣,C4H702-、Na+、H+、 Cl- 均處于游離狀態。

      再說飼料中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葡萄糖、各種酸、甚至小蘇打、石粉、鹽等都可能有化學反應,都可能在進入腸道前就通過反應和吸收消耗殆盡,但實際生產中有沒有全部包起來?是有很多成分會起反應,但絕不能過分臆想化學反應的過度發生,影響化學反應發生的因素很多。即便一些物質有損失,多數情況下會通過增量來彌補其功效。

      丁酸鈉也不是給所有細胞供能,明確表述丁酸鈉是腸細胞的首選能量源,而最易利用丁酸的細胞類型是:杯狀細胞。那么我們來看看胃腸的細胞組成:

      ① 胃的細胞組成:主細胞、壁細胞、頸黏液細胞、干細胞、內分泌細胞;

      ② 腸上皮細胞組成:吸收細胞、杯狀細胞、內分泌細胞;

      ③ 小腸腺細胞組成:吸收細胞、杯狀細胞、潘氏細胞、內分泌細胞、未分化細胞 ;

      ④ 杯狀細胞分布狀態:十二指腸少,空腸較多,回腸最多。

      至于丁酸鈉原粉能不能過制粒能不能過胃還可以做幾個小試驗:

      1、把原粉和脂肪包被型丁酸鈉還有丁酸甘油酯,進行70℃以上的加熱,觀察哪種會發生性狀變化。

      2、在PH值近似胃環境的鹽酸溶液中投入丁酸鈉原粉,只有輕微的丁酸味道揮發出來,C4H702-、Na+、H+、 Cl- 均能游離于水溶液中。

      3、丁酸鈉完全溶于水,但把水蒸干后,丁酸鈉又完全析出結晶。

      而在實際生產中,據本人所知,江西一國內最大豬料生產企業一直用原粉丁酸鈉,之后在2012年11月至次年3月間換用過包膜型產品不到半年,又全部換回原粉,用養殖數據說話的大企業對我們使用產品也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而出口丁酸鈉的企業,多半以上是以原粉形式出口,也可作為參考!

      五、丁酸鈉的使用選擇
      對于丁酸鈉產品本身肯定是一種認知度、認可度越來越高的產品,但具體怎么用,用哪種類型,選擇權在使用者自己,務必慎思慎選。本著拋磚引玉寫下此文,在本人寫過此文之后相信會有更加神奇的高科技技術解釋出來。但大道至簡,往往越簡單的才越直,越有效。

      不要武斷信奉過于高深的理念及理論,最好通過飼養試驗來驗證實效,用飼養數據來評估經濟效益,幫助您做出正確的選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注:①文中出現的廠家名及產品名屬于截圖資料用,無宣傳之意,請諒解!
      ②感謝一位行業友人引導的一些思路及獨到見解,才促成此文!
      ③文中必有欠考量及疏漏之處,如有問題需要溝通,請聯系feng-guo@163.com,感謝!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1

    已閱

    支持

    超贊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引用 淡定笑人生 2015-5-22 22:11
    原本做的是PPT,不便發上來,便改成文本模式,可能行文不太流暢!
    盡量理解吧!
    引用 dear 2015-5-24 22:01
    考慮的真仔細,學習了 謝謝分享
    引用 百奧萊福 2015-6-3 11:21
    中肯,做丁酸鈉很多年了,其中樓主說的問題和有關丁酸鈉,丁酸梭菌,丁酸甘油酯,丁酸鈣,包被丁酸鈉的事都碰到過,也和每一個產品的資深人士溝通過,符合事實的,樓主文章是目前我碰到過的最實事求是的討論。確實國外尤其是歐洲用原粉的量也很大,但是包膜的產品也很大,各種原因可能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不管選什么能解決實際問題是最重要的。
    引用 yr2ky 2015-6-11 14:07
    版主對丁酸鈉的研究確實比較深入啊,佩服
    我有個問題請教一下,我們以前在顆粒料中使用原粉丁酸鈉的時候,為何制粒后的飼料不管是接觸還是聞都有明顯的臭味,丁酸鈉的熔點明顯高于制粒溫度,按道理應該是不會揮發損失而出現明顯的臭味的,不知何解?
    引用 stoneli 2015-6-12 17:15
    很全面 學習了,不過感覺針對性太強了哦 有點吹毛求疵~
    存在便合理,包膜意義大小不敢輕言,不過人藥上一直在用,這也肯定說明其存在的意義。沒有價值和意義的東西肯定是會不淘汰的,不用這樣口誅筆伐 對與錯時間會證明一切
    引用 ivanxu2009 2015-6-13 11:49
    我的配方里面兩個產品都用,我在不同的料里面選擇不同劑型丁酸鈉產品的小的配方師,這個問題是5-6年前是比較新,本人贊同 百奧萊福 的觀點,我也作為行業中的一員,當初記得這個產品是比利時英偉和康德權是最早做的,慢慢地國內有十幾家企業開始跟隨,建明也在全球推出這個產品,意大利的Vetegro,西班牙還有兩家,加拿大有一家jefo,都是在研發推廣這類產品。我搞不清他們為什么要跟隨,這樣要投入真金白銀,他們對這個產品理論上的認識和未來的前景的認識應該遠遠強于我們這些使用者。國內外發表的有關丁酸鈉和包膜丁酸鈉的文章應該有200多篇,版主好像只針對性地引用了丁酸鈉原粉的試驗,版主肯定沒有到生產車間添加丁酸鈉原粉生產飼料,你不知道沾上原粉丁酸鈉后帶來的苦惱,老婆是肯定不會讓你上床的,洗都洗不了的味道;因為我們廠的工人就為這個事情罷過工,鬧過事,老板還給他們買最好的沐浴露,給他們發香水。我也生怕銷售原粉丁酸鈉的人員把樣品放我辦公室,要求他們要放也是放到門口。池塘里抓魚的人肯定比我們站在岸邊的人更知道池塘的深淺。據我們了解,廈門新奧也在跟著做包膜丁酸鈉。康德權也在向上游延伸建丁酸鈉原粉廠,生產其他劑型;這都是基于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需求,產品最后好不好,肯定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不是誰可以左右的。

    如果是過客,你可以不留名字,如果你真正關心這個產品技術,作為版主可以大大方方地搞一個論壇與這類產品的生產企業搞一個對話,這樣讓行業內更多人能夠深入了解,明辨是非,而不是去制造這種是非(因為閱讀了你的文章后,作為局外人感覺你的針對性還是比較強的),我跟畜牧人王統石博士也認識,相信你也認識,和其他媒體也或多或少的認識,你愿意出來面對面討論、爭論或學習的話,我作為過客,拍磚者,可以協調一下,我們行業很多技術人員更希望面對面的站在一起討論。
    這個社會信息已經很多了,雜亂無章會混淆視聽,指桑罵槐會造成傷害別人。如果是利益驅使,別有用心,另當別論。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里,每個人自身的甄別能力是最重要的,互聯網時代,用戶的檢驗和體驗是最有話語權的,現在很多飼料廠和養殖場已經建立了產品評估體系,相信自己,相信豬、雞鴨的生長表現。我們在論壇上討論的人,要思考一個問題是,為什么很多真正注重產品應用的大牌營養師在論壇里面講的少,在養殖現場做的多。他們是代表我們整個行業真正的未來和希望。正如stoneli所講,對與錯時間會證明一切!哥白尼關于地球圍繞太陽轉的日心說理論,因教皇的反對,遲遲不能發表,直到1543年5月24日去逝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來的一部他寫的書。針對技術,我們安安靜靜地坐下來學習、了解、討論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版主,你肯定要公開身份,否則人肯定多不起來,我們拍磚者,很想知道和誰在對話!
    引用 淡定笑人生 2015-6-14 22:18
    yr2ky 發表于 2015-6-11 14:07
    版主對丁酸鈉的研究確實比較深入啊,佩服。
    我有個問題請教一下,我們以前在顆粒料中使用原粉丁酸 ...

    目前我用原粉,全價料中添加不超過1公斤/噸,人幾乎聞不到味道,十幾年前的丁酸鈉產品味道比現在臭,顏色沒現在純白,性狀也沒現在流暢,水溶液隔夜還會有些混濁。目前的工藝相對來說反應更加完全,味道就小了。可以電郵交流,論壇上得極少。
    引用 淡定笑人生 2015-6-14 22:56
    引用回復弄了半天無法插圖,單獨回復下6樓吧。
            本文是針對市場上對原粉丁酸鈉耐不耐溫及過度損失問題進行了一些回復,想必那些聲音你也聽過,做何感想,有沒有也想到吹毛求疵和口誅筆伐兩個詞?本人覺得懷疑就進行了工藝考察及實驗驗證,表達一些觀點,希望給大家選擇時多個思路。如果有些還算正確又何談針對誰?
            提到人藥,人藥包膜的目的很直接,一個是解決苦味等異味造成的嘔感,人藥不象飼料是被稀釋于飼料中,而是集中接觸到口腔等部位,某些藥物的嘔感是非常強烈的,尤其對部分人群,所以包膜材料也很多,也有耐高溫的,包括維生素的膠聯劑也可以耐100℃以上的高溫。關鍵問題是我們現在是在討論市面上脂類包被的腸溶產品。看下人藥的腸溶包衣工藝: 看到溫度沒?
    再看下人腸溶藥的使用說明書: 看到紅線上面的字了嗎?
    引用 淡定笑人生 2015-6-14 23:01
    百奧萊福 發表于 2015-6-3 11:21
    中肯,做丁酸鈉很多年了,其中樓主說的問題和有關丁酸鈉,丁酸梭菌,丁酸甘油酯,丁酸鈣,包被丁酸鈉的事都 ...

    最終希望終端可以使用更加合適的產品,為其帶來更佳經濟效益。
    引用 淡定笑人生 2015-6-14 23:02
    有些文字太長,也太晚了,沒仔細看,不象針對產品及學術研究的,不必回復!
    引用 百奧萊福 2015-6-19 09:03
    yr2ky 發表于 2015-6-11 14:07
    版主對丁酸鈉的研究確實比較深入啊,佩服。
    我有個問題請教一下,我們以前在顆粒料中使用原粉丁酸 ...

    有一點可以確認,不是丁酸鈉到了熔點而產生的臭味,我感覺應該是密度丁酸鈉的密度只有0.25左右,所以容易懸浮在空氣中,因為丁酸鈉有個特性,這個只有搞過生產的人才知道的,濃度越低的時候好像臭味越大,可能是空氣中殘留的微量的丁酸鈉給人的一種感覺,
    引用 百奧萊福 2015-6-19 09:10
    其實這樣的帖子,個人感覺很有意義的,存在就是合理,因為只有存在了,才能在使用中來辨明事實的真相,理越辯越明,我相信這也是所有關心帖子的人的本意。祝各位商祺!最后允許我用最真誠的感謝對能主動參與和拿出自己的觀點的各位朋友給予最衷心的祝福!正是因為有了您們的思考,我們的畜牧事業才有了前進的可能!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能靜下心考慮一件事是很難能可貴的。
    引用 江西康柏 2015-7-29 16:10
    討論的都是老大級的人物啊。我也做丁酸鈉的QQ2489033764有機會可以溝通溝通
    引用 empty2690 2015-10-15 11:14
    很全面啊,非常好的總結,學習,謝謝樓主
    引用 wangzi4ever 2015-11-29 16:31
    非常感謝分享,好好學習學習!!
    引用 華有陳雷 2016-9-15 16:58
    再飼料實際生產過程中,可能很多還是用的包被,但是也有一種工藝是微處理基本是問不出味道的,
    引用 劏豬佬 2017-6-14 21:17
    樓主可以把這篇文章的PPT發我看看嗎,謝謝,752201933@qq.com

    查看全部評論(17)

    精彩專題

    IHU正德培訓
    IHU正德培訓
    IHU正德培訓,畜牧人, 畜牧人論壇,論壇熱點,三個標準...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慶典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慶典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慶典...
    青貯飼料專題
    青貯飼料專題
    青貯飼料是反芻動物重要的飼料來源。本主題主要介紹青貯飼料的基本知識、制作技術、質量評定方法與飼喂注意...
    水產養殖之水質調控
    水產養殖之水質調控
    水質控制和水質管理是水產養殖過程中極重要的環節,水質的季節管理,水質調節方法等。...
    仔豬腹瀉與防治措施
    仔豬腹瀉與防治措施
    仔豬腹瀉(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亂的一個綜合癥狀,往往不是指一種獨立存在的疾病,它既可能是由單獨一種疾病...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20:0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无极县| 淳安县| 闸北区| 宁远县| 曲靖市| 邵阳县| 林甸县| 汽车| 安溪县| 八宿县| 北流市| 镇平县| 信阳市| 马关县| 景洪市| 南平市| 大荔县| 松滋市| 麻阳| 舞钢市| 宣化县| 武义县| 长顺县| 三穗县| 长武县| 雅安市| 陈巴尔虎旗| 贵港市| 丰城市| 衡水市| 马边| 府谷县| 大渡口区| 介休市| 伊金霍洛旗| 呼伦贝尔市| 金川县| 屏东市| 江西省|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