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在動物的生長發育、機能維持、產品質量、免疫功能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是動物營養中的一大類無機營養素,具有重要的營養生理功能。文章對收錄在《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文章里豬飼料配方中的Fe、Cu、Zn和Mn添加水平進行分析探究,以期對養豬生產提供借鑒和參考。 本文收集了發表在《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0-2012年)上的108組生長豬的飼料配方和43組母豬的飼料配方,統計各配方基礎日糧中必需微量元素Fe、Cu、Zn和Mn的實際添加量,計算出各微量元素添加量的平均值、中值、眾數并與NRC(1998)及《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范》(簡稱《規范》,農業部2009年第1224號公告)推薦添加量上限進行比較。變異系數用于估測添加到生長豬和母豬飼料中各種微量元素的一致性。以期通過對資料的統計分析,為養豬生產中微量元素Fe、Cu、Zn和Mn的合理使用提供借鑒與參考。 1 豬微量元素添加量變化規律 1.1 生長豬微量元素添加量變化規律 表1-表6分別列出了生長豬不同生長階段微量元素Fe、Cu、Zn、Mn需要量與資料統計結果比較。由表中數據可知,NRC生長豬6個生長階段的四種礦物元素需要量都隨著豬體重增加呈遞減趨勢;《規范》給出的生長豬微量元素推薦添加量上限均高于NRC需要量。 由表1-表6可知,生長豬各階段微量元素添加量都超出NRC需要量,其中資料統計的生長豬各階段Mn添加量平均值要比NRC需要量高出約3.1、7.9、9.5、12.7、14.3、14.7倍。微量元素Zn的變異系數最小(<33.60%),且各階段的中位數、眾數與平均值接近,而Cu在5-120kg生長豬的變異系數最大(67.13%-96.01%),Mn其次(36.34%-60%),說明生長豬微量元素Cu和Mn的添加量之間的離散程度較大。 1.2 母豬微量元素添加量變化規律 表7和表8分別列出了妊娠和泌乳母豬微量元素需要量與資料統計結果的比較。由表中數據可知,NRC列出的妊娠和泌乳母豬各微量元素需要量相同。《規范》未對妊娠和泌乳母豬微量元素添加量上限給出說明。資料統計結果顯示,妊娠和泌乳母豬微量元素添加量幾乎相同,這與NRC需要量的規律一致。 由表7和表8可知,妊娠和泌乳母豬Cu、Zn的添加量是NRC需要量的兩倍以上,在43組母豬飼料配方中,有6組微量元素Zn的添加量超過150mg/kg。Fe、Mn的添加量也明顯高于NRC需要量。微量元素Zn在母豬泌乳階段的變異系數最小(<25.00%),但在母豬妊娠階段的變異系數最大,且在該階段Zn添加量的中位數、眾數和平均值的差異較大。Fe在母豬兩個階段的變異系數都較小(<30.00%),且中位數、眾數和平均值最接近。在母豬妊娠和泌乳階段,Cu、Mn添加量的中位數、眾數和平均值都較接近。 2 豬微量元素添加量變化規律及其實踐意義 NRC(1998)給出的生長豬和母豬微量元素需要量僅是在試驗條件下為防止出現缺乏癥的最低需要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高生產性能的生長豬和母豬在實際生產條件下發揮其最佳生產潛力的需要量,《規范》(2009)則在綜合了國標(2004)和最新研究資料的基礎上給出了微量元素的適宜添加量范圍,堅持了“科學、合理、安全、高效”的微量元素使用方針,對實際生產更具指導意義。 在統計的108組生長豬和43組母豬飼料配方中,微量元素Fe、Cu、Zn和Mn的添加量普遍明顯高于NRC(1998)推薦需要量。但是,微量元素在機體內的吸收利用之間存在復雜的互作和拮抗關系,單一提高某種或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在動物飼糧中的配比,會導致飼料利用率下降、成本上升、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需要根據飼料原料特性、養殖條件和生產方式、機體對Fe、Cu、Zn和Mn吸收的相互作用機理等方面合理添加必需微量元素,做到高效節約。 表1-表3仔豬階段、表4-表6生長育肥豬階段和表7-表8妊娠泌乳母豬階段,各階段內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分別較為一致,表明研究和生產中主要是依據豬不同階段的生理消化特性來確定微量元素的添加量。 在仔豬和生長育肥豬料中,Mn的添加量幾乎是NRC需要量的十倍以上,且其中位數、眾數與平均值接近,這可能是由于飼糧中添加較高劑量的Cu、Fe和Zn時,為防止抑制吸收導致Mn的缺乏,故添加相對較多的Mn。 近年來,Li等(2001)報道,仔豬飼糧中添加高劑量氧化鋅可以緩解由于斷奶造成的腸道損傷,從而促進腸道發育。Martinz等(2004)發現,在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高劑量的氧化鋅可以提高肝、腎和小腸黏膜MT mRNA豐度和蛋白水平,促進機體免疫機能。徐宏波(2007)報道,在已添加2000mg/kg鋅(氧化鋅)的斷奶仔豬飼糧中再添加一定劑量(40、60mg/kg)有機鋅可進一步明顯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但在統計的生長豬飼料配方中,并沒有發現通過添加高劑量鋅改善生長豬的生長性能。 3結語 以上研究表明,生長豬Fe、Cu和Mn添加量均超出《規范》推薦添加量上限,妊娠和泌乳母豬上述微量元素及Zn的添加量也明顯高出NRC需要量,表明以上幾種微量元素在生長豬和母豬生產中的添加量仍需要進行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檢驗與規范,才能達到“科學、合理、安全、高效”使用微量元素的目的,促進飼料工業和養殖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本文來源于:興嘉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