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監測,上周江蘇玉米價格挺堅。
南部地區南京東北產到站價1600元/噸,站臺價1640元噸,持平。無錫地區2等東北玉米到站價格為1600元噸,持平,當地市場玉米批發價在1640元/噸,回落10元/噸;蘇州地區水分15%的河北玉米到站價1620-1630元/噸,東北玉米到站價1640元/噸,持平;常州地區當地玉米收購價格為1640元/噸,上揚80元/噸,批發價格1660元/噸,上揚60元/噸。中部南通南中等玉米收購價格為1590元/噸,出庫價格為1610元/噸,略漲;泰州中等玉米批發價格為1620元/噸,下降20元/噸。北部地區連云港市場東北產15%玉米站臺價1600-1610元/噸,上漲10元/噸,進廠價1620-1630元/噸,上漲10-20元/噸,安徽產15%玉米站臺價1640-1650元/噸,進廠價1650-1660元/噸,持平。鹽城市場內蒙產15%玉米站臺價1620-1630元/噸,進廠價1630-1640元/噸,上漲10元/噸,安徽產15%玉米站臺價1630-1650元/噸,進廠價1640-1660元/噸,持平。淮安市場安徽產15%玉米站臺價1640-1650元/噸,進廠價1650-1660元/噸,上漲10元/噸。宿遷地產2等玉米收購價格為1580元/噸,出庫價格1600元/噸,持平;泗陽2等玉米收購價格為1540元/噸,下降40元/噸;徐州地區本地產玉米農村收購價1580元/噸,飼料廠、淀粉廠進廠1600-1620元/噸,持平。 行內人士分析認為,短期內國內玉米價格仍保持堅挺。一是農民惜售心理強烈,多主體收購集中東北產區。盡管東北玉米春播大部分地區現已基本完成,但農民玉米并不急于銷售上市。同時玉米水分含量大幅降低,并便于存放保管,且存量已經降至底部,以致農民惜售心理明顯增強。與此同時,玉米深加工企業、貿易商、套保商及華北產區采購也北上東北采購,加重了我國玉米市場的看多人氣。因東北地區氣溫上升快,當地留存玉米水份降幅較大,部分深加工恢復并加大收購玉米力度。其中大成采購價格再次拉升到1440元/噸。華北地區在2006年玉米提前上市,而東北地區玉米收獲延遲,預計上市退后,因此華北地區玉米出現提前消耗的現象。進入5月以后,華北糧商已過渡到北上東北采購玉米時期,從而造成東北地區玉米采購主體增多的現象。導致我國玉米出現小幅反彈。二是外盤期價依然看漲,國內盤面將受支撐。近期,雖然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市場略有走軟,但是阿根廷玉米出口價格堅挺并略有上漲,主要原因是新季玉米出口步伐強勁,給價格提供了支持。不過由于美國以及全球玉米需求前景明朗,特別是乙醇行業需求增長勢頭強勁,有助于玉米價格獲得底部支持。外盤期價走勢的依然看好,將對國內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價形成支撐,進而對現貨市場形成推動。三是玉米出口依然疲軟,價格拉動效應依然不強。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我國出口玉米112.7萬噸,1至3月累計出口玉米290萬噸,同比增加32.39%。進入4月份后,我國玉米出口基本退出市場,北方港口玉米庫存一直居高不下,從而出現南北港口弱勢而內陸銷區玉米價格偏高的局面。從長期看,出口市場對玉米市場的刺激作用越來越弱。關注度越來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