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飼料 飼料科技 查看內容

    后備母豬的營養策略

    簡介
      近年來,隨著集約化生產的發展,后備母豬的營養需要和飼養管理已成為動物營養研究的新熱點,其中采食量及理想的營養水平作為影響其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規模化豬場每年母豬淘汰率在30%~33%,所 ...
      近年來,隨著集約化生產的發展,后備母豬的營養需要和飼養管理已成為動物營養研究的新熱點,其中采食量及理想的營養水平作為影響其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規模化豬場每年母豬淘汰率在30%~33%,所以每年需要補充大量的后備母豬, 而補充的后備母豬有的往往因過肥或過瘦、出現肢蹄病、繁殖障礙等而不能利用, 這就給豬場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保證后備母豬的營養需要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背膘與初情期的關系
      目前全國生豬養殖都提倡瘦肉型豬,而且在后備豬選擇上,把背膘厚作為衡量種豬綜合評定的一個重要指標,全國的很多冠軍豬背膘厚都在6~8 mm。但是很多文獻報道,對瘦肉增長的選擇會反過來影響繁殖性能,在背膘厚降低的同時,會導致初情期日齡的增加。美國教授講到,初情期是越早越好,后備母豬最好在165~170 日齡要出現第1 次發情,為以后配種打好基礎。據統計的國內的后備母豬初情期平均在140~155 日齡,其中最早的有在112 d 出現第1 次發情,最晚的也有189 d 才第1 次出現發情的,比美國專家要求的初情期平均早了近20 d。
      研究表明,長白和大白純種豬的初情期與背膘有密切的聯系,即100 kg 測定時背膘在11.00~11.90 mm 之間初情期是最早的,背膘厚在10 mm 以下平均初情期是最晚的,背膘厚在13.00 mm 以上初情期也較晚。背膘厚小于9.90 mm 的初情期比背膘厚在11.00~11.9 mm 之間的初情期晚了7.01d;背膘厚大于13 mm 的初情期比背膘厚在11.00~11.9 mm 之間的初情期晚了5.5 d。
      有研究表明, 初配前降低生長速度有利于提高母豬的利用年限, 小母豬育成期限飼延長了其第一胎后的利用年限據推薦,在誘導初情期時飼喂2.3-2.8kg/d,限制小母豬生長, 將降低生長速度, 有利于提高其利用年限。
      二、配種前期補飼
      后備母豬配種前二周的催情補飼,目的是通過提高采食量增加胰島素的釋放進而促進排卵,從而達到最大產仔數。一旦配種后應馬上停止催情補飼,這樣有助于胚胎的存活。催情補飼通過提高促黃體素的脈沖頻率和血液中促卵泡素的濃度來提高卵巢的促性腺功能同時,催情補飼還提高血液中胰島素的濃度, 而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對排卵數有正效應, 且胰島素對卵巢也有促性腺功能。關于催情補飼的效果眾說不一。因為高采食量還會增加血流量, 從而增加門靜脈的孕酮水平, 而高水平的孕酮會抑制卵泡的發育。Ashworth 等研究發現,配種前兩周飼喂2.8 倍維持需要的青年母豬比飼喂2.1 倍維持需要的母豬有較高的胚胎存活率,而且收集的囊胚在體外培養過程中有較大的代謝和分泌能力,同時同窩內的囊胚發育差異較小。
      盡管配種前較高營養水平會提高青年母豬的排卵數和卵母細胞的質量,但配種后若繼續高水平飼喂卻會增加妊娠期胚胎死亡率,尤其是初產母豬,死亡率可達30%~50%。。營養影響早期胚胎存活率的關鍵時期是在緊接配種后的時間內。Jindal研究發現在配種后第1 天降低母豬采食量,比第3 天降低采食量,胚胎的存活率提高8.58%。因為配種后3 周內,受精卵形成胚胎幾乎不需要額外的營養,給母豬低水平的飼糧(DE<12.55KJ/kg,粗蛋白<13.0%),喂量約1.8 kg/ 天即能維持正常的繁殖需要。相反攝入過高營養水平的飼糧,配種后最初12~24 h 內機體代謝旺盛,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從而影響孕激素的分泌,降低循環血液中黃體酮水平和極為重要的子宮異性蛋白質的分泌,從而造成胚胎死亡。
      三、營養與繁殖的關系
      飼養的后備母豬要能正常生長發育、保持不肥不瘦的種用體況、適當的營養水平, 這是后備母豬生長發育的基本保證。
      3.1能量
      能量作為大多數動物生產體系中的首要限制因素,對母豬繁殖性能存在階段性和長久性的影響。在能量利用過程中,動物總是優先保證維持生命所需的部分,生殖系統在能量分配上不占有優勢。研究表明,后備母豬配種前提高采食水平,可促進排卵。
      王延忠,等(2008)研究表明,提高日糧能量水平增加母豬排卵前大卵泡數量和卵母細胞成熟的比例,以淀粉為能量來源對卵泡數量沒有顯著影響,但提高了卵母細胞成熟的比例;能量影響卵泡數量和卵母細胞成熟可能與GDF-9、BMP一15和LHR、FSHR mRNA表達有關。
      3個能量水平分別為NRC推薦能量需要的87.5%、100%和112.5%;每個能量水平分別以淀粉和油脂為主要能量來源。高能量水平大卵泡數量極顯著高于中能量組和低能量組(P<O.01),分別比中、低能量水平高21.8%和34.55%,低能量水平小卵泡數量顯著高于中、高能量水平(P<0.05),分別高出51.33%和56.16%,結果表明,增加能量水平提高卵巢表面大卵泡數量。淀粉和油脂對卵泡數的影響差異不顯著。卵丘擴散程度高能組顯著高于低能組(P<O.05),提高3.4%,能量來源對卵丘擴散的影響差異不顯著;體外培養40~44 h卵母細胞成熟率高能量水平極顯著高于(P<O.O1)中、低能量水平,分別高出13.13% 和25.2O% ,而且淀粉組卵母細胞成熟的比例顯著高于油脂組(P<0.05),提高l1.17 %。提高能量水平不但增加排卵前卵巢表面大卵泡數量,而且提高卵母細胞成熟率。
      3.2蛋白
      蛋白質的缺乏和氨基酸的不平衡也會明顯延遲后備母豬的初情期。為確保初情期不延遲。生產者不應減少發育階段飼料中蛋白質的添加量。然而,滿足肥育豬蛋白和氨基酸需要的日糧又明顯的超過了后備母豬達到正常初情期所應需要量。研究表明。含15%粗蛋白和0.7%氨基酸的日糧即可滿足需要。通常,在后備母豬前期。日糧蛋白質一般控制為18%,進入飼養后期。日糧蛋白質以16%~17%為宜。賴氨酸日需要量19~21g。
      劉忠敏(2004)研究表明:在后備母豬生長期日糧中添加適量的優質動物蛋白質, 可起到補充必需氨基酸和小肽、改善日糧蛋白品質,提高動物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的作用,日增重提高11.0%-13.69%,飼料轉化率提高8.85%-12.3%,同時可節省飼料成本10%-11.5%。
      3.3鈣磷
      后備母豬日糧中應含有較高的鈣磷水平。達到最佳生長率的鈣磷水平并不一定能夠滿足最佳骨骼沉積的需要。后備母豬早期生長和發育階段。飼喂能滿足最佳骨骼沉積所需鈣磷水平的日糧,能夠延長其繁殖壽命。后備母豬對Ca 供給較敏感,Ca、P 失衡可造成不易受胎、產仔數少等問題。110 kg 以上的母豬每千克日糧中應含Ca 15 g,P 10 g,NaCl 15g。
      后備母豬營養在礦物元素鈣、磷上有其特殊的要求, 因后備母豬配種時出現被公豬壓倒的現象,而且母豬因鈣、磷缺乏而出現肢蹄病被淘汰現象也很普遍; 后備母豬正是身體發育階段, 飼喂能滿足最佳骨骼沉積所需的鈣、磷水平的日糧可延長其繁殖壽命, 所以后備母豬料鈣、磷需要量高, 鈣的水平應比同階段肥育豬高0.1%, 有效磷水平提高0.05%, 一般鈣在0.9%~1%, 磷在0.7%~0.8%。
      3.4維生素
      VA 維持缺乏時, 生殖系統等組織的上皮細胞發生鱗狀角質變化, 引起炎癥, 并降低動物的免疫力。VA 參與后備母豬卵巢發育、卵泡成熟、黃體形成、輸卵管上皮細胞功能的完善和胚胎發育等過程。視黃酸和三碘甲腺原安酸能促進胎盤催乳激素的合成, 以刺激乳腺發育。母豬缺乏VA 時,胚胎畸形率、死胎率和仔豬產后死亡率增加。后備母豬VA 用量比育肥豬用量一般要多, 每千克飼糧15 000 IU。Vqudey 等發現母豬排卵前(第2 情期第l5天)注射維生素A(1×1 IU)可提早卵母細胞減數分裂的恢復,改變卵泡成熟期間卵泡內環境。
      VE 的功能多樣, 主要表現在生物抗氧化、維持生物膜結構完整、增強機體免疫力、調節生物活性物質的合成和代謝、防止和減緩動物應激反應。更重要的是VE 是影響母豬繁殖性能的主要維生素之一, 生產中將VE 稱為抗不育維生素。母豬缺乏VE, 可引起胚胎重吸收, 降低窩產仔數, 其抗氧化性能是其發揮作用的主要機理。VE 作為抗氧化劑, 有助于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 同時VE 參與花生四烯酸代謝, 而花生四烯酸是細胞膜的必需脂肪酸和前列腺素的主要前體物質, 后備母豬發情前添加VE 可提高排卵率, 降低不發情母豬數; VE 對繁殖母豬可有效改善其繁殖性能, 防止卵巢萎縮,提高胚胎吸收營養能力, 提高胎兒的活力。VE 在后備母豬每千克日糧中的推薦量一般為60~80 IU。在飼料中添加VE 44~66 mg/kg,可顯著增加窩產仔數,降低乳腺炎、子宮增生、無乳癥的發生率;
      葉酸可通過提高妊娠前期胚胎成活率而改善母豬的繁殖性能, 葉酸還可能通過調節胚胎和子宮內膜組織內的瘦素( Leptin) 受體系統, 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葉酸提高窩產仔數的關鍵是降低了胚胎早期死亡率,這在排卵數多的母豬上表現尤為明顯。從生長期至妊娠前期在后備母豬每千克飼糧中補充高達15 mg的葉酸, 可改善母豬性成熟前的生長性能和體內葉酸營養狀況。姚軍虎研究認為, 一般玉米- 豆粕型后備母豬飼糧中每千克補充2~15 mg 的葉酸即可滿足需要。葉酸也可提高胚胎存活率。
      生物素:豬缺乏生物素首先表現為脫毛和皮炎, 同時發生皮膚潰瘍、口腔黏膜發炎、后肢痙攣、蹄裂以及腳墊裂縫和出血等病癥。肢蹄病是造成母豬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生物素與肢蹄角質化及蹄部完整性有關, 補充生物素可減少舍飼青年母豬和繁殖母豬肢蹄病發病率; 在已發病豬群中補充生物素可減少犯病豬的數量及其發病頻率。生物素影響母豬窩產仔數、受胎率及發情間隔等繁殖性能。生物素可縮短發情間隔, 提高窩產仔數, 促進妊娠期子宮擴張和胎盤形成, 增加子宮擴張和胎盤表面積, 更好地為胎兒提供營養, 促進胎兒的充分發育。生物素參與能量代謝, 并可刺激雌激素的分泌, 降低不發情率。生物素根據日糧組成不同、原料貯存條件不同、飼養管理水平不同等添加量不等, 一般添加量在0.1~0.55 mg?kg-1, 后備母豬一般添加量為0.2 mg?kg-1,可提高受胎率和窩產仔數,縮短斷奶至發情間隔。
      根據后備母豬配種準備期的營養需要來看,每天每頭應飼喂4~5 kg多汁飼料或5~10 kg青飼料,并搭配一定數量的精飼料。這對于排卵數量、卵子質量、排卵的一致性和受精都有良好影響。
      3.5礦物質
      后備母豬銅的需要缺銅會降低含銅金屬酶在鐵代謝中的作用, 血細胞生成異常, 骨髓合成能力變弱。豬缺銅時, 血中鈣、磷不易在軟骨基質上沉積, 骨膠原合成也受損, 影響骨骼發育。豬缺銅還會導致動脈壁彈性硬蛋白受損, 致使血管破裂。銅與繁殖機能的關系: 缺銅孕豬死胎率、弱胎率明顯提高,個別母豬出現發情異常、不孕、流產。動物長期攝人過量的銅, 會在組織特別是肝臟蓄積。銅在肝臟蓄積過程中, 并不表現臨床癥狀, 但以后會發生溶血現象, 其特征是突然出現嚴重的溶血和伴有重度黃疸的血紅蛋白溶血癥, 以及肝和腎臟損傷并很快死亡。朱立賢等研究認為, 飼糧中銅含量達15 mg?kg-1 能滿足生長豬的正常需要。薛琳琳等認為飼糧中含銅30~60 mg?kg-1, 會對母豬的繁殖機能產生影響。后備母豬料中一般不能添加高劑量的銅, 添加量一般為150~180 mg?kg-1。
      鋅是多種酶以及多種激素的組成成分或激活因子, 對豬的生長發育、繁殖等起著重要的生物學作用, 這主要是由于鋅參與性腺活動和性激素的分泌, 鋅能強化垂體前葉分泌卵泡素、睪酮、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缺鋅會導致母豬卵巢萎縮、發情周期紊亂、發情期延長或不發情; 妊娠母豬的胚胎發育不良, 早產胎兒增多, 母豬分娩時難產、死胎和畸形胎兒增多。高鋅飼糧可使母豬所產的仔豬生長速度快于低鋅飼糧母豬所產的仔豬。后備母豬料中鋅的添加量一般是每千克日糧60~150 mg, 梁明振等試驗表明, 后備母豬飼糧中添加85 mg?kg-1 鋅能保證后備母豬的生長發育和性成熟。
      鉻是后備母豬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補鉻可以改善母豬繁殖性能, 減少流產, 降低死亡率, 促進母豬發情, 增加母豬產仔數。鉻對青年母豬生育力低下( 如季節性不孕) 有明顯的應用潛力。鉻與葡萄糖耐受因子有關, 而葡萄糖耐受因子有促進胰島素的作用。鉻對豬繁殖性能作用機理是: 鉻增加組織對胰島素的親和力, 再經下丘腦、垂體、卵巢內分泌軸傳遞信息而提高繁殖性能。鉻協助胰島素作用于下丘腦, 促進下丘腦促性腺激素垂體釋放黃體生成素( LH) , 黃體生成素作用于卵巢, 促進濾泡成熟、排卵, 從而提高產仔數。連續長時間地在飼料中添加鉻( 生長和繁殖期) , 可使產仔數提高1~2頭, 短期添加的效果較小( 少于1 頭)。大量試驗研究結果表明, 使用酵母鉻效果優于吡啶甲酸鉻( 200 μg) 。使用酵母鉻( 200 μg) 每窩可提高至少1.2 頭, 使用吡啶甲酸鉻( 200 μg) 每窩提高0.3頭。母豬死亡率降低, 斷奶后母豬再次發情所需的時間縮短。一般每千克日糧中添加200 μg 的鉻。
      硒是一種半金屬元素, 硒是避免生物系統過度氧化和防止毒素傷害所必需的飼糧微量元素。硒最主要的新陳代謝功能是在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中充當輔助因子, 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可消除脂質過氧化物的毒性作用, 防止細胞和亞細胞受到過氧化物的破壞。硒和維生素E( VE) 的相互節省效應源于二者均具有抗氧化作用。但高水平維生素E 不能完全代替對硒的需要。缺硒會使細胞容易被氧化和增加維生素E 的需要量, 低水平硒可使后備母豬肌肉的彈性和力量降低, 造成以后分娩時間過長,導致死仔數增多。缺硒會使母豬發情不規律或根本不發情, 受胎率低, 胎兒不能正常發育。硒和維生素E 改善母豬繁殖性能主要靠二者的抗氧化性能,增強了母豬的免疫水平。呼紅梅等報道, 母豬飼糧中添加硒0.1 mg?kg- 1 和維生素E 50 IU 可降低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綜合征( MMA) 的發病率。一般硒的用量為每千克飼糧0.1~0.5 mg, 后備母豬飼糧中的普遍添加量為0.2 mg?kg-1。
      生產實踐表明, 通過改善后備母豬飼糧中的維生素( 特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E, 生物素和葉酸)和礦物元素( 鈣、磷、有機硒和有機鉻) 的營養水平和形式, 可以滿足后備母豬的骨骼和生殖器官的發育需要, 改善免疫和健康水平。缺乏VA 和VE時, 母豬發情時間明顯推遲, 由于后備母豬需要的鈣磷相對較多, 如果后備母豬飼喂育肥豬飼料, 會出現配種時被公豬壓倒的現象, 而且三、四胎母豬因肢蹄病淘汰也與其有關。后備母豬對生物素的需要量很大, 如果生物素缺乏易引起母豬的蹄裂以及腳墊裂縫和出血。后備母豬飼糧中不能添加太高的銅, 也不允許用激素類添加劑。
      四、營養與運動
      后備母豬四肢是否健實是決定其使用年限的一個關鍵因素。Dewey等(1992)發現,青年母豬每年因運動問題導致的淘汰率為13%,成年母豬則為11%。D.Allaire等(1992)報道,母豬每年因運動問題導致的淘汰率高達20%~45%。運動問題包括一系列現象,如跛腿、骨折、后肢癱瘓、受傷、臥地綜合征等。引起跛腿的原因有骨軟骨病、爛蹄、傳染性關節炎、溶骨病、骨折等(Hill等,1986)。骨軟骨病是引起青年和成年母豬腿弱的主要原因(Martin等;1987)。營養與腿病關系目前仍不太清楚,因為很多因素如飼養的地面條件、環境、遺傳等都與腿病有關,所以有關營養與腿病的研究結果常常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例如,有些研究認為生長速度快的豬更易出現運動問題(Vaughan,1971),但有些研究卻發現兩者間并無必然聯系(Nakano和Aherne;1977)。此外,研究營養因素對母豬腿病和繁殖性能的影響,所需時間長、動物數量大、 一般難以滿足(Dourmad等;1994))。人們希望得到后備母豬較為精確的營養需要量,以保證母豬整個繁殖生涯體格健實,但目前這方面的數據不多,有關后備母豬骨骼發育所需常量元素和維生素需要量的研究很少。在后備母豬蛋白質營養、礦物元素與能量互作方面的研究也不多。在能量攝入量為自由采食的78%時,將飼糧鈣、磷水平提高至NRC(1973)推薦量150%,并未改善母豬后備期和繁殖期(連續3胎)的體格健實度。
      五、結語
      對后備母豬的培育應在早期開始, 以便為其以后的繁殖生涯做好充分的準備。從45kg開始,后備母豬飼糧鈣和磷水平應該比典型的生長肥育豬飼糧高0.1%。大約從120日齡開始,需要適當控制后備母豬的生長速度,這可通過適當限制能量攝入達到(降低脂肪沉積而保持一定的瘦肉增長速度),同時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應與成年母豬相同。配種前10~14天進行催情補飼以提高排卵率,配種后早期須將飼養水平降低至催情補飼前的水平,以降低胚胎死亡率。對于單欄飼養的母豬而言,采食量比較容易控制;如果是群飼,確定配種后限飼開始的時間則比較難。因為并不是所有母豬都在同一天發情配種,不過一般在10%~20%的母豬配種后就對群飼母豬限飼,這樣既對大多數母豬進行了有效的催情補飼,又使胚胎死亡率降到最低。發情的同步性對配種后限飼開始時間影響很大。總之,后備母豬營養對其繁殖性能的影響尚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選自互聯網)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您可能感興趣

      最新評論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20:5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文水县| 汉阴县| 九龙城区| 屏南县| 嘉兴市| 安福县| 海盐县| 崇文区| 和顺县| 射阳县| 介休市| 邢台市| 河南省| 乐昌市| 永新县| 长武县| 抚州市| 揭西县| 屏边| 鹤壁市| 门头沟区| 黄陵县| 双柏县| 柘城县| 阿拉善右旗| 肃南| 曲阳县| 长海县| 历史| 温泉县| 常宁市| 甘德县| 昌平区| 汉川市| 格尔木市| 吉安市| 加查县| 高淳县| 凤城市|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