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三節 結語和認識 1.在養豬者使用自制飼料或飼料工廠產品,相信符合豬只營養需求和平衡營養素作用。它經過各層次原料和成品之多次品質管制才能提供商業化使用,它也是經過許多營養專家精心設計和計算,當然參考許多研究報告資料,書籍和視自試驗結果,目前已利用電腦可迅速確實列出各種飼料配方,飼料和原料價格,提供老板決定事宜。 2.在飼料中以蛋白質含量為價格主要因素,每加減1%蛋白質含量所影響各方面表現非常密切關系,主管得依各種因素需要予以調高或降低蛋白質含量,以得到最合理利潤。它不是完全不變之原則。 3.飼料中蛋白質含量也是豬只生長和繁殖表現最重要性影響成份。它是提供氨基酸之來源,所以可謂這蛋白質和氨基酸是不可分之東西,二者為一體二面實體。在谷物中有的原料含蛋白質量相當多,如大豆可含44%粗蛋白質,及許多豆科植物含蛋白質量均很高,它稱之天然蛋白質,可自然生成這氨基酸,它有很多書本和資料可供參考。 4.另外介紹有合成氨基酸,它可取代一部份蛋白質用量,二者是可運用之,此乃國外生產動物用氨基酸價格非常便宜,調制飼料後,可降低飼料價格,因此廣泛應用,而且對於豬只需要和表現均得到肯定作用。但是在國外之氨基酸價格是進口的,價格不便宜,所以在調制上均加以考量,在實際應用上均以特殊需要使用之。 5.當然飼料中含蛋白質量及含氨基酸量愈多,對豬只表現愈受肯定,但它有一定限制包括許多影響因子,以決定飼養策略,使得到最大利潤。 6.本文是回顧飼料中含蛋白質之地位和可受許多因素影響其功能,對於工人和技術員也許枯燥無味,因為它是較深奧和理論。但是對於主管和領導人是很好資料參考。 飼料營養雜志(48~56) 92年.第六期─高清澤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