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趨勢,順應,才是長遠之道。 長期看,如果解決不了上述問題,你就會被挑戰打敗,然后被市場逐漸淘汰,不管你是誰。 機遇 對于普通散養戶來說,本來做大已不易,如今養殖門檻全面提升,更是大挑戰。然而也是機遇,能讓他們下決心退出市場,其實從經濟角度看,幾年前散養已經不具有比較優勢。 對于之前已經治污的規模養殖場(小區),因先走一步,有利于其今后的發展。 對于大型養殖企業,尤其是上市企業,因有強大的資源,在這場因污染治理而引發的產業整合中,將成為受益的一方。 對于綠色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來說,因新政刺激需求增長,將迎來發展良機。 對于生產環保、節能的綠色設施企業來說,新政會引發需求的增長。 對于污染治理解放方案企業來說,在新政的推動下,市場將迎長足發展。 對于有機肥企業來說,也將分享改革紅利,在政策扶持下市場或有大突破。 …… 倒逼規模化養殖 就養殖業而言,《條例》提高了產業的準入門檻,有利于行業集中度提升,原因是散戶會在政策沖擊下加速退出市場,而大型企業在政策紅利的支持下非但不會縮減規模,甚至還會加速擴張。 有人說,《條例》是要將競爭力不強的中小養殖場(戶)“趕盡殺絕”,其實對于企業,只有自己才能殺得了自己。《條例》沒想殺誰,也不是在關照誰,它只是提出了一些并不高的標準,符合要求的留下,不符合要求的請走開,如此而已。 對于《條例》的出臺,感到面臨發展乃至生存危機,說明自身還停留在過去的粗放式發展模式中,沒有因環境變化而與時俱進。說明你的體質虛弱,缺乏競爭力。鑒于《條例》提出要用法律手段,促進養殖污染防治,并把意義放至“有效預防禽流感等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高度上,從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次新一屆政府對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的重視和決心。 綜上,無門檻,無未來,《條例》的審核通過正當其時,預計《全國畜牧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年)》中關于產業規模化的目標將因《條例》的出臺而超預期實現,行業集中度也將因此加速提升,利好業內龍頭企業。 由上述,博弈多年,《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終于要分娩了,對于養殖業,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條例,加上已推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將推出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我們認為,養殖業發展將自此邁向環保、安全、高效的轉型之路。對于大型養殖企業,表面上雖會增加環保成本,實則是發展契機,而養殖業的市場集中度也將會在這個條例的催化下加速提升。同時,還要放棄僥幸心理,認為不過是走過場,時代已經不一樣,我們的思維必須要更新。 美麗中國、生態文明、綠色生產,十八大后新的施政理念將對我國養殖業的生態環境帶來重大沖擊,這是挑戰,更是機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