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階段: 這個階段是肌肉、骨骼等組織器官生長相對較快,生理機能還不完善,胃酸分泌不足,蛋白酶、淀粉酶形成減少,對植物性飼料消化率降低,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發生腹瀉。因此,日糧應該采用高能量、高蛋白、低纖維的精料型,維生素、微量元素必須充足。營養水平控制在消化能3300千卡/千克、粗蛋白質18%、賴氨酸1.2%、鈣0.7%、磷0.6%、粗纖維含量小于4%。日糧中最好加入下列物質:①加0.5%~3%有機酸,可防腹瀉和助消化。②加5%~10%乳清粉,以提高胃腸道酸度和各種消化酶的活性,進而提高飼料的轉化率和豬生長速度。③加0.2%~0.3%豬用復合酶制劑,可以促進飼料營養的消化吸收。④加3%~5%植物油,提高飼料的能量濃度。⑤用膨化大豆粉或炒熟大豆粉代替豆餅,對仔豬更有益。如果小規模飼養戶購買和使用這些原料不方便,建議喂1周仔豬顆粒料,然后逐漸過渡到幼豬料。日糧中應控制添加的飼料有:糠麩不超過10%;普通大豆餅的添加比例在20%以下,蛋白質不足部分可以用魚粉、奶粉、噴霧干燥血粉等動物性蛋白飼料補充;不加雜餅、粗糠。 幼豬階段: 這個階段骨骼和肌肉生長快速,而脂肪的增長比較緩慢,胃的容積較小,神經系統和機體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處于逐步完善階段。因此,除了對蛋白質需要量大外,對鈣、磷、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要求也比較高。營養水平控制在消化能3200千卡/千克、粗蛋白16%、賴氨酸1%、鈣0.6%、磷0.5%、粗纖維含量小于4%。此階段飼料酵母、雜餅、血粉添加比例為3%~5%,糠麩添加比例為10%~15%,但不能喂粗糠和飯店的下腳料。 中豬階段: 中豬以長皮、骨、肉為主,脂肪沉積能力弱,但生長強度大,單位增重耗料少,應進行強度飼養,實行優飼。此時能量攝入量是增重和瘦肉生長限制因素,在營養全價、成本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采用高能量日糧,以便提高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實踐證明,采用高能日糧可以縮短飼養周期20~35天。為了應對快速生長可能帶來的應激,必須適當增加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降低日糧的粗纖維含量。營養水平控制在消化能3100千卡/千克、粗蛋白14%、賴氨酸0.85%、鈣0.6%、磷0.5%、粗纖維含量小于5%。飼料酵母、雜餅、血粉可以加5%~8%。中豬后期可以加5%粗糠和一定比例煮熟的飯店下腳料,還可以喂5%~10%優質青綠飼料。 大豬階段: 大豬消化功能完善,對各種飼料的消化吸收力強,運動量少,脂肪組織生長旺盛,肌肉和骨骼的生長相對較緩慢。因此,育肥后期重點滿足能量飼料的供給,降低蛋白質飼料的比例。由于能量飼料轉化為脂肪的效率高,而蛋白質轉化為脂肪的效率又低,所以不能大量利用豆粕催肥。營養水平控制在消化能3100千卡/千克、粗蛋白13%、賴氨酸0.7%、鈣0.5%、磷0.4%、粗纖維含量小于6%。一般情況下粗糠可以加15%左右,青飼料10%~15%。魚粉、魚油、蠶蛹粉、未經處理的雞糞不宜添加,否則影響豬的肉質。 結語: 在各項管理措施到位、防疫治療科學及時、環境適宜的前提下,只要科學地配制飼料、合理地使用飼料,就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