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綜述了微量元素營養需要量的兩種評價方法,并分析影響微量元素需要量的主要因素:生產性能等評定指標、鈣和纖維素對微量元素利用的影響、植酸酶對微量元素利用率的影響等。 關鍵詞 :微量元素;評價方法;影響因素微量元素作為酶和輔酶的組成成分,在機體代謝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對飼料原料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利用率缺乏系統準確分析,生產中添加微量元素存在很大盲目性。普遍做法是不考慮基礎日糧含量,直接按2~3倍NRC水平添加,致使日糧微量元素含量超標且不平衡性加劇。機體存在一套穩定組織微量元素含量的調控機制,過量或不平衡攝入微量元素時,大部分隨排泄物進入環境,致使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超標,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確定微量元素需要量和適宜添加方案并提高利用率是當前營養學家的重要任務,也是21世紀我國面臨飼料資源短缺、養殖業污染嚴重、人們對畜產品的需求卻不斷提高的基本條件下實現畜牧業高效、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1 評價微量元素需要量方法1.1 劑量反應法劑量反應法是評定營養需要最古老、最常用的方法。采用含低水平被研究元素的實用日糧或純合、半純合日糧,并按設計劑量逐步補充微量元素,建立動物對微量元素添加水平的劑量—反應曲線,由此得出特定條件下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圖1)。該方法簡單易行,試驗中廣泛應用,但缺點是要求基礎日糧被測元素含量要盡可能低,反應指標要敏感,結果受基礎日糧類型和觀測指標的影響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