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一:《禽》欄目中“飼料小字輩”先生發貼:轉帖——育雛雞時,不少人就過早過多地喂給魚粉、豆餅等蛋白質飼料,這樣不僅沒能起到使幼雞強壯的目的,而且還容易引起幼雞消化不良。因為幼雞(特別是10日齡內的幼雞)胃腸消化器官還很弱,飼喂過多的蛋白質飼料往往使其胃腸負擔過重,消化器官機能發生紊亂,嚴重的可因蛋白質中毒而死亡。1-4日齡的幼雞,日糧中不可添加豆餅、魚粉等蛋白質飼料;5-10日齡的幼雞,日糧中蛋白質飼料只可占10%以下;11-20日齡的不可超過15%;21-30日齡的不可超過25%。要多喂些磨碎的玉米、小米、切碎的青菜葉等容易消化的飼料,最好在其日糧中添加1%的中藥蒼術,既有益于幼雞的消化吸收,又益于幼雞發育增重。 資料二:記得本人第一次養三黃雞100只,自配前期飼料,粗蛋白水平19%,但飼養效果并不理想,當雞平均體重達到1斤時,本人再沒有耐心了,甘脆直接喂給囫圇玉米粒,就連豆粕都沒有加。事情的結果卻出乎意外,那些雞只反而長得不慢,不但羽毛光亮,而且肉質鮮美。一只都沒有舍得賣,全給自家人吃掉了。 資料三:本公司前期開發膨化乳豬料,粗蛋白做到了19%左右,多數養殖戶反映拉稀嚴重,但是就一個市場反映特別好。通過調查得知,這個市場的養殖戶有個養殖習慣,就是在乳豬料中再摻入30%的稻谷粉,結果卻出奇的好,不但不拉稀,而且生長速度也很快。你說奇怪不奇怪? 資料四:家中養了那么2頭豬,不圖賺錢,全當給老爸老媽一個消遣,養著玩玩,所以我從來也沒有在意過。當聽老媽說起養了四個月,出售時體重220多斤,我也沒有在意;但是,當她接著說,這兩頭豬可沒有吃什么好東西,只喂了三十斤花生餅和四十斤濃縮料,其它都是玉米和麥麩。這時我感到很驚奇,僅僅這么一點點蛋白質原料,也可以養兩頭豬?也可以長這么快?很令人費解。 面對這些事實,我不得不對當前營養界所推薦的蛋白質標準提出質疑——動物究竟需要那么多蛋白質嗎?!高蛋白的危害處處可見,為什么就沒人講低蛋白的好處或者缺陷呢?無論大家觀點如何,都希望您各抒己見!期待大家踴躍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