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分析師黃付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沖基金此舉就是為了哄抬股價,為了最終獲利。” 標準不一憂慮難免 各類食品安全問題的丑聞讓中國企業很難堪,一向敏感的美國中產階級群眾這一次沒法不擔憂,更何況史密斯菲爾德還是美國國防部的直接供應商。 “中國與美國添加劑標準制定不一,關鍵在于豬雜碎。” 史密斯菲爾德是美國規模最大的生豬和豬肉產品生產商,擁有整條供應鏈使得史密斯菲爾德能夠控制產品質量,并為質量完全負責。所以,雙匯的并購讓部分美國議員也表示對未來食品安全的擔憂,雙匯是否會繼續添加中國標準的瘦肉精? 消息稱,中國與美國豬肉添加劑標準不一,比如,在中國禁止使用萊克多巴胺添加劑,而在美國則允許少量使用,到底哪個標準更安全? 武漢芝華商業數據分析有限公司分析師袁松說,問題的關鍵在于豬雜碎。“美國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吃豬雜碎,而瘦肉精通常更多地積累在雜碎而非豬肉中。這就是中國瘦肉精標準比美國高的原因。”但如果說中國的豬肉進口標準比美國更為嚴厲,需要第三方機構開具符合中國“瘦肉精”標準的證明。 此前,雙匯正是由于使用一種名為鹽酸克倫特羅的添加劑喂養生豬以增加瘦肉量而引發大量負面報道,雙匯希望借此次并購博回公共形象毋庸置疑。雙匯表示,他們計劃從美國向中國出口豬肉制品,并學習如何經營一家國際化肉類加工企業和預防食品安全問題。 然而,繼2011年雙匯非法使用豬肉添加劑事件后,今年美國人還知道了另一件事:中國生豬會漂浮在水面上。 農業分析師表示,就國內生產的豬肉而言,因這一產業并不成熟,中國政府認為完全禁止添加劑比出臺美國那樣細致的監管法規更安全。 醉翁之意在區分對手 榮鼎咨詢中國區業務主管榮大聶表示,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并不是為了進入美國市場,而是為了在中國本土市場中將自己與其他競爭對手區分開來。“雙匯希望能在本土市場脫穎而出,并使消費者將其與更高的食品安全生產標準聯系在一起。”榮大聶說。 榮鼎咨詢的數據顯示,對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交易將使全職供職于中資控股企業的美國公民人數增長一倍,一舉達到7萬人。外界的注意力也立即集中于中國國有企業在對美投資中所扮演的角色。 并購消息宣布不久,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進行了兩人作為各自國家領導人的首次會面。在此之前,美國對中國赴美投資限制相當嚴格。 “這項交易是檢驗中國赴美投資可行性的重要試金石。如果這種合理交易都不能最終達成,那么中美之間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華盛頓國際安全中心克里斯托弗·約翰斯頓對媒體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