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北方港口收購價在周末出現小幅下跌,但縱觀整個玉米市場,南方銷區、山東和廣東港口等主要產銷區玉米價格均呈現不同幅度上漲。臨儲拍賣和小麥替代的負面影響似乎并沒有抑制優質玉米價格的上行,預計進入7月份以后,隨著利空因素的逐漸消化,玉米價格將重新步入上漲通道。
獨立特征明顯,港口已不能代表整個市場的供需情況。作為產銷區“風向標”的港口,今年受結構性變化影響,表現出了較強的獨立性,因此,當前僅依靠港口來判斷未來市場行情似乎已經有些行不通。
首先,分析庫存,目前除港口庫存偏高外,貿易環節和用糧企業多處于低庫存狀態,東北農戶處余糧售罄、貿易商存糧低于往年、前期寄希望于小麥替代的飼料企業庫存也處偏低水平,可見,港口庫存高并不能帶表整個市場玉米供應充足。從其結構來看,當前380萬噸的玉米庫存總量中,儲備糧和飼料廠簽訂好的在港合同糧在180萬噸以上,因此后期可供應市場流動的貿易糧數量應該在200萬噸以下。其次,分析其到港情況,近一周北方四港日到貨總量在3.7萬噸左右,較此前下降明顯,這其中包還含了南方飼料廠簽訂的合同糧和港口貿易商的產地庫存,因此貿易商在港實際收購的量并不多。再次,分析到港玉米質量,目前到貨以吉林糧為主,新標一等和二等偏上玉米數量極少,霉變情況更是難以控制。
產地港口倒掛,好糧鐵路入關量增加。一方面受成本支撐,從貿易商前期收購成本推算,吉林優質玉米出庫價格應該在2250-70元/噸左右,到港口成本應在2340-60元/噸左右,與當前主流收購價倒掛30-40元/噸;另一方面,目前市場普遍缺少好玉米,容重700g/L以上、霉變3%以內好糧難求,因此貿易商對這部分玉米價格存在較高期望,好糧出庫價還要在收購成本基礎之上再加一定的預期價格。
華北玉米庫存低于去年同期,銷區增加東北玉米依賴性。前期受豬價大跌影響,養殖戶補欄周期推遲,隨著豬糧比的持續回升,養殖戶補欄意愿增強,對優質玉米需求量也相應增加。而當前東北好玉米數量有限,華北貿易商處余糧也已見底,小麥價格又處急速上漲通道中,貿易商加大了小麥補庫量,和玉米的出庫量,造成當前華北貿易商處玉米庫存低于去年同期,在供應減少和需求穩定的情況下,玉米價格恐易漲難跌,因此南方飼料廠尤其是四川等內陸銷區開始增加東北玉米采購量,支撐其到站價格上行,進而吸引東北玉米鐵路入關量增加,并推升產地貿易商出庫成本,這也是北方港口好糧收購難度較大的一個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