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美國農業部發布了兩份報告,在綜合諸多關于氣候變化影響的科學文獻基礎上,對美國農業和森林業應該采取的調整戰略進行了分析。 這兩份報告在分析了美聯邦各機構、大學、非政府組織、工業領域、民族以及私營部門的逾1000份研究成果之后稱,氣候變化問題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美國農業部下設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的氣候變化項目科負責人威廉?霍亨斯坦因(William Hohenstein)說:“兩份報告揭示了美國農林業在本世紀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所面對的挑戰,為人們理解氣候變化,以解決未來的食品、畜牧、紡織以及燃料需求提供了平臺?!?/span> 氣候變化與美國農業 此次發布的兩份報告是美國“全球變化研究計劃”之“2013國家氣候評估”項目的組成部分,對本世紀內氣候變化在美國農業、林業、草原以及鄉村社區等層面可能發生的影響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考察。根據美國1990年通過的《全球變化研究法》,該研究計劃每年向總統以及國會提交兩次研究報告。 根據其中名為《氣候變化與美國的農業生產:影響與適應》的報告,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及氣溫升高導致降水模式發生變化,這將對農業產量造成影響。盡管其效應在總體層面上非常復雜,但是一般認為,到本世紀中葉以至后期,氣候變化將對“大部分農作物生產以及畜牧業產生有害影響”。 對于農業、林業等部門以及其它依賴自然資源進行經濟生產的人群和社區,或者直接依賴自然水源、天然食品等自然生態系統生存的鄉村地區居民來說,隨著氣溫以及降水模式的變化,雖然農作物生產也可以做出相應調整,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氣候變化的破壞性影響將被減輕。報告舉例說,現在美國每年用于雜草清除的費用總計逾110億美元,但是隨著氣溫以及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在此方面的支出將持續攀升并間接提高糧食的生產成本。 同樣的問題也會發生在畜牧業當中,報告說:“高溫會影響所有牲畜和家禽的行為、產量以及生產能力,從而降低肉、蛋、奶的出產量,而草料品種及其營養成分的變化則會影響飼料需求。在更為濕熱的環境中,昆蟲以及疾病的流行都將會變得更加容易,這也會削弱動物的抗病能力以及出產量?!?/span> 氣候變化與美國林業的適應與恢復能力 另一份報告名為《氣候多變性及其變化對于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闡述了氣候變化在本世紀將對美國森林發生的影響。報告指出,“預計森林火災、昆蟲侵襲、腐蝕和洪水周期、干旱導致的樹木壽命縮短等問題都會增多”,更為嚴重的是,今后25年里森林野火區域預計至少將會增加一倍以上,而昆蟲侵害的森林面積則會比過火森林面積更大。 就整個美國的社會――生態系統來說,氣候變化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在有些區域很可能會導致某些自然生態功能的喪失,而在另外一些區域則會促進某些自然生態功能的完善與擴展”。但是對于那些現有基礎設施與資源產出完全建立在歷史形成的氣候條件與穩定環境上的地區來說,其中大部分都很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這兩份報告除了細致描述氣候變化可能帶來的實際危害之外,還強調需要提出可行性建議,以開發和制訂積極、具有包容性的、能夠適應氣候變化的戰略,并貫徹到人類社區和自然生態系統當中,使其具有更強的適應與恢復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