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在“家庭農場”概念出來之后,主要有兩類上市或者擬上市公司或將受益于家庭農場業務模式 剛提出的“家庭農場”是個有意思的概念,結合此前提出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具備中國特色的農業生產模式,它是一種新型的農業合作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小戶、散戶的比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現代化水平。 與以往的農業一號文件相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徐小青認為,今年的政策在《建立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機制,努力夯實現代農業物質基礎》這部分有五條:第一條是穩定發展農業生產;第二條是強化農業物質技術裝備;第三條是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第四條是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第五條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他指出,第一條、第二條關注的是農業生產領域的問題,第三條、第四條與農產品的流通、市場調控有關,第五條是農產品和食品的安全的問題。 對此,資本市場其實早已聞風而起,在理財周報記者統計的25家擬在2013年上市的農業公司當中,記者發現,其主營業務呈現向產業鏈一體化發展的趨勢。 實際上,在“家庭農場”概念出來之后,主要有兩類上市或者擬上市公司或將受益于家庭農場業務模式。一是目前已經開始嘗試“公司+農戶”經營模式的公司,因為“公司+農戶”其實就是家庭農場模式的一個有效嘗試。即公司與農戶簽訂協議,由公司負責培訓農戶,并提供相關生產資源。同時,由公司負責監控農戶經營流程,并銷售相關農產品。二是一體化模式,其實就意味著農業開始加速規模化、集約化。 本期理財周報將深入探討這兩種模式。 “公司+農戶”模式契合 “家庭農場”核心定義 在記者觀察的25家擬上市公司當中,根據已經披露的招股書,山東仙壇和秦寶牧業走的路子模式差不多,大體上同屬于“公司+農戶”的模式。 略有區別的是,山東仙壇的是“公司+基地”模式,而秦寶牧業的經營模式是“公司+合作社+農戶”。 秦寶牧業是國家重點企業,主要從事中、高檔肉牛的繁育、育肥、屠宰分割、深加工業務。 實際上,“家庭農場”概念提出的一個重要背景是因為農村很多青壯力都轉到城市工作,當下的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不多,且力量薄弱,土地閑置或者管理無序,導致農業發展遭遇瓶頸。同時為了進一步推進城鎮化發展,“公司+農戶”模式的出現,可以充分利用閑置的勞動力和土地,正好緩解填補這樣的窘境。 秦寶牧業的肉牛繁育基地發展模式是“公司+農戶”模式的典型實踐。 據公司招股書稱,該公司秦寶牛的繁育主要依托公司肉牛繁育基地完成,即公司為基地村的母牛(含公司投放的母牛)提供凍精;母牛懷孕產犢后,由養殖農戶按照公司規定的飼養標準飼養犢牛4-6個月左右,然后公司收購犢牛。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