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繼續停留在“1時代”。昨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0月全國CPI同比上漲1.7%,創下33個月以來新低。另外,10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8%。分析師表示,CPI漲幅持續低位,通脹壓力減小,年內央行再度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小。 CPI 豬肉“風光不再”CPI難現大幅上漲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全國CPI無論同比還是環比,漲幅都呈回落態勢,其中同比上漲1.7%,環比下降0.1%。值得關注的是,食品類消費中豬肉價格同比下降15.7%,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6個百分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表示,10月CPI低于市場預期,主要是因為豬肉價格大幅下降。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10月以來,由于天氣良好,各地蔬菜供應充分,蔬菜價格持續回落,豬肉價格也下降,外加節日因素逐漸淡化,翹尾因素影響逐步減弱,導致本月CPI數據繼續保持低位。 PPI 全國下跌2.8% 實體經濟仍未回升 除CPI低于預期外,PPI指數也同步走低。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PPI同比下降2.8%,較上月回升0.8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2%。 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韌表示,全國PPI同比下降2.8%,說明實體經濟仍未回升,去產能約束下周期性行業的景氣恢復仍需要較長時間和過程。 影響 CPI低位徘徊震蕩年內無降準降息 光大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盛宏清表示,10月CPI回落的原因主要是食品價格大幅下降,未來CPI既不具備下行趨勢,也不具備上行趨勢,主要呈現低位震蕩徘徊。“預計11月CPI將保持在2.1%,12月CPI將保持在2%,明年全年CPI將保持在2.5%左右。” 盛宏清表示,年內央行將繼續采用逆回購的方式調節市場的流動性,不會采取降息或降準方式釋放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