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產犢過程中,難產約占5%,一旦遇到難產,處理不當會造成母仔死亡,即使處理得當也會留下很多后遺癥,造成經濟損失。 一、原因 胎兒姿勢、胎位、方向不正及過大,飼養管理不當,營養失衡,配種提前等均會引起難產。⑴配種過早:注意正確掌握母牛初配年齡,母牛初配年齡要根據品種、個體、生長發育情況而定。 一般初配年齡1.5-2歲,體重350公斤以上,此時基本達到體成熟。若已達到初配月齡,但體重低于標準,應延緩配種,根據品種、飼養管理情況靈活掌握,適時配種。⑵犢牛初生重與難產關系密切,尤其對2周歲母牛威脅最大,但隨著母牛年齡增大,胎次增多,初生重的影響變得輕微。⑶母牛營養。母牛妊娠最后3個月,飼喂高水平蛋白質飼料,使母牛過肥和胎兒過大,難產率增加顯著;低蛋白質日糧使犢牛初生重減輕,難產率降低。 二、預防措施 選擇合適的種公牛配種;配種母牛一定要達到體重標準;科學飼養管理,保持合理膘情;產前5-6天注射激素可降低犢牛難產率;檢查母牛健康、子宮收縮努責及產道是否正常;若通過檢查發現難產,應了解胎兒進入產道程度,正產或倒產及姿勢、胎位、胎向變化,判斷胎兒死活,有助于選擇助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