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價格往往被人們戲稱為上躥的“火箭彈”,而雞肉行情今年以來卻是漲跌互現,變幻莫測。記者近日走市場了解到,因為市場銷售平淡,許多肉雞養殖戶當前正在虧損的邊緣徘徊。 10月 9日,記者在人民街綜合市場看到,兩處較大的肉雞銷售商戶攤前買主稀少,生意清淡。難道是價格太貴,影響了肉雞銷售?“不,毛雞一公斤才賣 16元,利潤薄得很。”老板張建國向記者實話實說,“我養了 13年的肉雞,還成立過專業合作社,現在不養了,只靠批發來的雞搞零售,這樣做風險會小一些,因為可以低進低賣、高進高出,不怕賠錢嘛。” 那么現在養肉雞是否有利可圖?“幾乎沒利潤。”張建國這個肉雞市場上的“晴雨表”如此表示。 張建國是金臺區蟠龍鎮大槐樹村人,去年因為連陰雨天氣,以及大量肉雞養殖戶的出現,肉雞批發價每公斤跌至 4.5元,由此使他一下子賠進去了好幾十萬元,虧了個一塌糊涂,就干脆和眾多社員不再養肉雞了。經過這一市場挫折后,肉雞行情開始回升,每公斤毛雞批發價在春節前后最高達到了 14元至15元,這個價格對養殖戶來說肯定賺錢。于是,又有一大批人開始搞起了肉雞飼養,結果上市毛雞一多,價格自然回落。 特別是從今年下半年以來,毛雞批發價一直徘徊在每公斤 13元左右,最多不超過 14元。這個價格,算是養雞盈虧的臨界點了。張建國向記者算賬說,一只長成二三公斤的毛雞,不算購買雞苗的成本,養四五個月光吃玉米就需 10公斤以上,還要喂少許的飼料,這一項就得投進去 20多元,按當前的批發價折算,養殖戶一只兩公斤的毛雞只能打個“平手”,如果要算上人工等費用,賺錢的空間極小。 肉雞后市走勢如何?業內人士表示,高檔土雞類產品當前的價格還將繼續維持一段時間,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特別是隨著天氣變冷和春節市場的臨近,市場銷量有所增加,肉雞市場行情將進一步提振,度過“肉雞養殖的嚴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