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其病原為炭疽桿菌。山羊、綿羊可互相傳染,綿羊更易感染。 診斷要點 流行特點 病羊是主要傳染源。瀕死病羊體內及其排泄物中常有大量菌體,若尸體處理不當,炭疽桿菌形成芽胞并污染土壤、水、牧地,則可成為長久的疫源地。羊吃了污染的飼料或飲水而感染,也可經呼吸道和由吸血昆蟲叮咬而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季多雨季節發生較多。 癥狀 本病的潛伏期1--5天。羊發病一般為急性癥狀。突然發病,行走不穩或倒地,磨牙,全身痙攣,呼吸急促。口、鼻、肛門流出黑紅色血液,血液不易凝固,數分鐘內死亡。病程較慢者,也只延續數小時,表現不安,戰栗,呼吸困難和天然孔出血等癥狀。 羊炭疽病的防治 免疫接種 在發生過炭疽病的地區,每年應進行1次炭疽2號芽胞苗注射免疫,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1年。 隔離封鎖、緊急接種 疾病發生時,應立即封鎖發病場所。病羊的尸體及糞便、墊草和其他廢棄物品,應進行焚燒或深埋,深埋地點應遠離水源、道路及牧地。被病羊污染的圈舍、場地、飼具,用20%漂白粉溶液或0.20%的升汞溶液消毒。并緊急預防接種。 治療 用青霉素治療,第一次用160萬單位,以后每隔4--6小時用80萬單位肌肉注射。貴重羊只可用炭疽血清治療,皮下或靜脈注射50--80毫升,必要時可在12小時后重復注射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