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報訊 去年,渝北養殖戶成功引進瀕危家禽蘆花雞;如今,5000只蘆花雞出貨的時候到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些曾被列為北宋貢品的優質土雞卻“叫好不叫座”。近日,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貢品雞成功引入渝北山林 渝北興隆鎮林多地少,僅該鎮黃葛村和相鄰的杜家村就有13000多畝山林。因地制宜發展林下養殖,是當地政府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去年8月,黃葛村村支書唐吉生到山東省汶上縣辦事,偶然得知當地是著名的蘆花雞原產地。1000多年前,蘆花雞曾列為北宋貢品,供皇室享用。由于缺乏有效保護,這一物種前幾年瀕臨滅絕,2004年全國純種蘆花雞僅剩不足千只,由野雞馴化而成的蘆花雞與普通雞不同的是,它野性強,好斗,會飛,只要撲騰一下翅膀,它就能飛上枝頭。因此特別適宜在林地寬闊的地方飼養。 當了解到皮薄味美、曾作為宮廷貢品的蘆花雞的價格是普通雞的3至5倍時,唐吉生動心了:村里林地多,養殖蘆花雞或不失為一條好出路! 唐吉生的想法得到渝北農業局、林業局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去年年底,唐吉生以每只8元的價格,通過空運從山東將5000只蘆花雞雞苗引進渝北,包下一片山林進行飼養。經過努力,唐吉生獲得成功,到今年8月,他的5000只雞長至3~5斤,達到了上市出售標準。 菜場試銷因價高難以賣脫 然而,當滿懷希望的唐吉生把自己養的蘆花雞送到農貿市場銷售時,消費者圍著這種“長得像鳥一樣的雞”看稀奇。蘆花雞一只賣價150元左右,是其它雞的數倍,結果叫好不叫賣。經多方努力,如今他才賣出300多只。 遭遇銷售難,愁煞了唐吉生。國慶期間,唐吉生辦了兩桌飯菜,邀請10多個城里的朋友品嘗蘆花雞。短短兩個月,他已經請客上10次了,他希望朋友們嘗了蘆花雞后“口口相傳”,為他打開銷路。但除此之外,唐吉生在營銷上沒做其他努力。他坦承,有限的資金全押在5000只雞上了,他甚至還沒到一家高檔酒樓、飯店推銷過蘆花雞。 銷路沒打開,5000只蘆花雞窩在手里,每天要虧2000元左右。唐吉生說,蘆花雞是瘦肉型、低脂肪,雞肉品質好,但每只養殖成本就達100余元,如果用普通雞的價格出售,就會血本無歸,他目前處于兩難境地。 電商上門考察定營銷方案 唐吉生的蘆花雞愁銷現已引起渝北有關部門的重視。我市名優農副產品銷售的專業網絡營銷平臺重慶易易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吳限等人近日專程前往唐吉生的養殖場考察,為他出謀劃策。 吳限認為,蘆花雞環保、生態,品質獨特,很有市場潛力。唐吉生目前的困難,主要是產業規模太少,難以在短時期形成消費氛圍;營銷宣傳滯后,難以讓消費者在短時期認識了解產品特有的品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