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工作的林曉收到了單位送的10斤豬肉。就在這一天,林曉的一位養豬的朋友刁偉志從國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得到消息,生豬價格從之前的6.4元/斤賣到7.1元/斤了。9月27日和9月28日,記者調查發現,雙節將至,市民和各單位對豬肉的需求量增大,把生豬價格從持續低迷中“拉”了出來,目前生豬收購價普遍突破了7元/斤。但對大部分養殖戶來說,這樣的價格依然虧損,真正實現保本或要等到年底。 雙節來了,肉吃得歡了 9月28日,在銀行工作的林曉從單位領回來了10斤豬肉。快過中秋節了,單位給員工發了不少福利,有花生油、海鮮,還有這10斤豬肉。 而在港城的各大超市里,生鮮肉柜臺前也比兩周前熱鬧了不少。沃爾瑪公司事務部經理岳琳告訴記者,雙節將至,南大街沃爾瑪的顧客增加了不少,買肉的人也多了起來。 煙臺市福山區福聯肉食加工廠經理王聯強這兩天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工人每天的屠宰量由兩周前的300多頭生豬增加到400多頭,這讓他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少。“除了正常拉到批發市場賣的豬肉外,這兩天不少單位都過來買豬肉當作員工福利。”王聯強說。 生豬收購價突破“7” 屠宰場殺豬,賣豬的干得歡,“暖”到了“冰凍”多時的生豬養殖戶那里。這兩天,開發區生豬養殖場經理刁偉志終于開心了一些,9月28日,他剛向國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打聽了一下,當天的生豬收購價在7元/斤到7.1元/斤之間,他家的豬場在防疫保健、衛生環境各方面做得都不錯,從他家養豬場拉出去的豬能賣到7.1元/斤。 9月27日,在萊山區的煙臺愛佳達種畜禽養殖公司里,經理王達輝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算是煙臺規模比較大的生豬養殖企業,有380頭母豬,毛豬存欄量達到了4000頭。四五天前,公司以7元/斤的價格賣出了一批豬。據王達輝介紹,大約在兩周之前,生豬收購價還在6.4元/斤到6.5元/斤的“探底價”里徘徊,現在收購價上漲了,能讓他們“稍微喘一口氣”。 在文化路農貿市場,攤主遲女士告訴記者,豬肉的零售價并沒有變動。不過,批發價上周剛漲了0.3元。 養殖戶>>規模化養殖場難保本 “現在毛豬賣到7元/斤,我們還不能完全保本。”王達輝說,對于他們這個規模化養豬場,如果不算工人工資、水電費等,7元/斤的價格只能湊出一頭豬從出生到出欄的飼料錢。 他拿起計算器給記者算了筆賬,假設養殖場里有320頭母豬,平均1頭母豬能讓12只肥豬出欄:按照3.2斤飼料長1斤豬肉計算,豬飼料價格是1.6元/斤,200斤的豬要“吃掉”1000元;一頭肥豬分攤到的人工費用是29元;藥品、消毒費用是42元;而養豬場里母豬耗費的飼料、人工、藥品等費用也要分攤到肥豬身上,一頭肥豬分攤368元;最后水電費用是25元。所有費用算下來是1464元,出欄的肥豬是200斤,一斤生豬的成本價是7.32元。 王達輝說,對于那些只有兩三頭母豬的小型散養戶來說,人工費、藥品和飼料的錢與規模化養殖場相比會少一些,而且毛豬出欄率也要高一些,所以相對而言,規模化養殖場的成本費用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