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年里,由于世界人口對糧食需求量的增加,農業生產經歷了很重要的發展階段。全球人口增長、人均收入增加和城鎮化進程加快促進了對糧食需求的增加。據聯合國預測,到2030年,世界上將有80億人口的平均收入比2006年高32%.此外,在同一時期,每年人均肉消費量將增長26%,特別是雞肉。然而,在未來十年,這些并不是影響家禽業發展的唯一因素,還需要考慮科技發展、可利用自然資源以及貿易壁壘等。在未來幾年,飼料原材料的價格也會對家禽產品產生影響。根據經合組織和糧農組織的估計,2010~2019年飼料價格將高于歷史平均水平,但仍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峰值。同時,隨著人們對動物福利、食品安全和環境影響關注度的提高,這些問題也會對消費者的需求產生很大的影響。 本文主要探討了未來十年家禽養殖業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利用生產、營養及技術進步來克服這些難題。 1、動物福利 動物福利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評估:第一,擬人論,消費者將自己置身于動物的角度,根據主觀想法得出動物的福利;第二,動物生產性能,在較差條件下飼養的動物無法表現出最大的遺傳潛力。消費者對禽肉制品涉及的動物福利的關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一個國家,國民收入和福利法的嚴格性之間存在正相關性,因此會影響人們的購買力。在歐盟,1999/74/EC和2007/43/EG指令分別規定2012年以后禁止將常規籠養用于商品蛋雞生產并規定了最大的飼養密度。未來十年所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創建家禽福利評估的標準參數和用于監測參數的系統。這是歐盟開發福利質量工程的目的所在,其主要通過動物的狀況評估動物福利,而不是環境或管理因素,并且是根據四項原則(吃得好、住得好、身體健康和活動充足),采用容易評估動物福利的客觀指標。 2、食品安全 由致病菌造成的食品污染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為了使食品更加安全,必須保證整個生產過程中各方面的透明度及承諾均到位,包括政府決策。采取預防和糾正措施(分析與監測關鍵點控制)來加強風險監測,食品供應鏈的每一步都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控制。這就需要慎重選擇供應商,更加注重產品質量而不是價格,需要制定評估和維護計劃,了解整個生產過程和所使用原料以及有關物理、化學和微生物學風險的技術知識。在未來十年,隨著飼料廠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工人的操作風險將逐漸減少,對關鍵控制點的重視將越來越高,并實現及時監控和可追溯。專家認為,食品生產鏈中現存或潛在的薄弱點,生產信息和可追溯性丟失是污染物進入動物飼料生產中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對于家禽養殖業而言,適當關注這些新要求是極其重要的,特別是考慮到輸出國必須符合進口商日益增長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