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中國的養殖環境和飼養管理條件下,斷奶仔豬腹瀉是豬場和散戶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豬料生產企業最頭痛的問題。斷奶仔豬喂料3天內,一旦出現拉稀,即使飼料企業乳豬料在其它方面作的再好,飼料也馬上就會被換掉。因此,有效防止斷奶仔豬腹瀉是豬料生產企業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乳豬料質量的第一要求。本文僅就斷奶仔豬腹瀉的防止談一點粗淺的認識,供業內認識參考。 1 斷奶仔豬的消化生理特點 仔豬斷奶后,由于受到心理應激、環境應激和營養應激的影響,在消化生理機能方面呈現如下特點 1.1 腸道微生物區系受到嚴重破壞 仔豬在斷奶前,主要依靠母乳來提供營養需求。一般來說,母乳干物質中含有30%的乳糖、35%的脂肪和25%的酪蛋白。大量的乳糖為乳酸桿菌的生長與繁殖提供了優良的底物。使得乳酸桿菌等益生菌在腸道內生長繁殖,占據菌群優勢。 斷奶后,仔豬由原來采食母乳變為采食玉米淀粉為主的固體飼料。由于飼料中乳糖含量較少,乳酸桿菌的發酵底物缺失。乳酸桿菌的生長與繁殖受到抑制,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等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而有害菌的生長與繁殖會進一步抑制益生菌的生長,腸道微生物區系失調。 1.2 胃內pH顯著升高 仔豬斷奶前通過母乳中的乳糖發酵產生乳酸來維持胃內適宜的酸度, 斷奶后乳糖被日糧淀粉取代,產酸的乳酸桿菌數量減少,胃內pH顯著升高,在4.2以上,需要1~3周才能恢復。而恢復時間則主要取決于斷奶日齡,斷奶越早,恢復時間越長,一般21日齡的斷奶仔豬需要3周才能恢復。28天斷奶仔豬在2周左右可以恢復到斷奶前的水平。因此,斷奶仔豬日糧中加酸的有效性至斷奶后3周內。 1.3 小腸絨毛有效吸收面積明顯減少,消化道酶的活性顯著降低 由于受到日糧抗原和胃腸道環境變化的影響,斷奶對仔豬另外一個巨大危害,則是其對胃腸道消化酶活性和小腸絨毛有效吸收面積的顯著影響。國內外大量資料表明,斷奶后1周內,仔豬胃腸道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均顯著地降低,小腸絨毛有效吸收面積明顯減少,其結果是仔豬對飼料的消化能力顯著降低,仔豬采食量降低,出現爛屎現象,嚴重時導致營養性腹瀉和細菌性腹瀉。 2 斷奶仔豬腹瀉的防止存在的誤區 防止斷奶仔豬腹瀉是乳豬料生產的第一要求,各個豬料生產企業對此都是異常的關注。但在防治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誤區。現將其總結如下: 2.1 過分強調腹瀉的防治 生產實踐中,仔豬一旦出現腹瀉,給予養殖戶的第一感覺就是乳豬料的質量不好,輕者下一次不用你的飼料,重者馬上退貨。因此,無論是豬料企業的銷售人員、技術人員、還是老板,一聽說喂料后出現拉稀現象,都是如臨大敵。實際上,造成仔豬腹瀉的原因很多,適當比率的腹瀉,如10~20頭斷奶仔豬中出現1~2頭拉稀,如果沒有影響生長,均屬于正常現象,耐心解釋一下,一般養殖戶可以接受。 2.2 盲目防止腹瀉 造成斷奶仔豬腹瀉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分成營養性腹瀉、疾病性腹瀉和環境性腹瀉。一般來說,營養性腹瀉主要表現為糞便象粥一樣,俗稱“爛屎”。而疫病性腹瀉則可分成細菌性腹瀉和病毒性腹瀉,細菌性腹瀉一般表現為排水樣糞便,病毒性腹瀉在水樣糞便上面可以看到泡沫并伴有惡臭。最難解決的是環境性腹瀉,在中國目前的養殖環境下,環境性腹瀉常常是造成疾病性或營養性腹瀉的誘因。由于許多飼料企業的飼料銷售人員缺乏專業的培訓或者過分依賴經銷商,不能正確反映仔豬發生的腹瀉是營養性腹瀉、細菌性腹瀉、病毒性腹瀉、還是環境性腹瀉,飼料企業的技術人員如果沒有適時跟蹤,往往無所適從,盲目采取措施,造成仔豬腹瀉的問題始終懸而未決。 3 斷奶仔豬腹瀉的綜合防止 由于斷奶仔豬腹瀉主要可以分成營養性腹瀉、疾病性腹瀉和環境性腹瀉,必須有針對性的采取綜合措施,防止腹瀉的發生。 3.1 改善環境,防止環境性腹瀉的發生 環境性腹瀉的防止是養殖戶經常忽略或者限于自身條件很難解決的問題。突出表現在斷奶仔豬的保溫工作。一般來說,斷奶仔豬如果保溫工作,即使再好的飼料也會出現仔豬拉稀不長的情況。限于當前某些養殖戶的素質,為了更好的推動養殖業的發展,作為豬料生產企業有義務幫助養殖戶轉變觀念,或者幫助其安裝保溫箱等設備解決上述問題。普瑞納在四川乳豬料推廣的成功已經充分證實了這種措施的有效性。 3.2 中西藥結合,防止疾病性腹瀉的發生 疾病性腹瀉的防止是乳豬料配方設計過程中必須著重解決的問題。常規的做法是采用幾種抗生素組合防止腹瀉的發生。疾病性腹瀉分為細菌性腹瀉和病毒性腹瀉,盡管抗生素類藥物對于細菌性腹瀉具有較好的效果,卻難以防止病毒性腹瀉的發生。在國內當前的養殖環境下,大多數的仔豬斷奶時都帶有冠狀病毒或輪狀病毒。許多飼料企業在設計飼料配方時,往往沒有對這幾種病毒所造成的危害給予足夠的重視。正確的方法應當是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防止細菌性疾病的發生,采取黃芪多糖、紫錐菊等中草藥提取物提高仔豬的免疫力,抑制病毒繁殖防止病毒性疾病的發生。 3.3 合理營養,防止營養性腹瀉的發生 3.3.1 確立合理的營養水平 (1)確立合理的能量水平 由于斷奶后仔豬的采食量顯著降低,能量是斷奶仔豬維持和生長的第一要素。NRC(1998)乳仔豬能量的推薦量為3400 kcal/kg,但生產實際中則一般在3600 kcal/kg以上。參考NRC(1998)的飼養標準,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乳仔豬料的消化能一般應當控制在3400 kcal/kg以上。 (2)確定合適的蛋白水平 由于斷奶后仔豬胃腸道的pH和胃蛋白酶活性顯著降低,對飼料中蛋白質的消化利用率顯著降低,過多的蛋白質將造成仔豬胃腸道的沉重負擔,進入腸道后段后為病原微生物利用將導致營養性或細菌性腹瀉的發生,因此,采用合成氨基酸適當降低乳仔豬日糧蛋白水平已經被行業所廣泛接受。日糧蛋白水平應當配制到多少比較適合?從國外的試驗數據來看,日糧蛋白水平在18.5%左右,補充一定的氨基酸,仔豬無論是在生產性能、糞便硬度和腹瀉率方面均表現最佳。 (3)確定合適的氨基酸水平 蛋白質的營養實際上是氨基酸的營養。賴氨酸作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需要量決定了其它氨基酸的用量。一些資料表明,在應激狀況下,部分賴氨酸將用于腸道組織細胞的發育和更新,也由于近年來合成賴氨酸的價格逐漸降低,因此國外過于賴氨酸在乳仔豬料中的營養建議量逐漸增加。綜合國內的實際情況,一般應當在1.40左右。蘇氨酸由于與胃腸道黏膜的更新,以及仔豬的免疫力有關,國內一般建議稍高于理想蛋白質模式。蛋氨酸于半胱氨酸的用量與比例國外近年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考慮到國內目前的養殖需求,蛋氨酸用量過高,在氨基酸配制不平衡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毛長,因此不宜用量過高。色氨酸用于與豬的采食量有關,盡管目前能夠合成,但由于價格過高,已成為目前乳仔豬配制過程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4)確定合適的鈣磷水平 從我國目前的養殖水平來看,目前我國飼養標準對鈣磷的建議量可能存在鈣過高的問題。一是本身超過了NRC(1998)的推薦量;二是我們國家仔豬的生長速度大多情況下沒有達到國外同期的生長水平;三是考慮日糧的系酸力。由于磷酸氫鈣的系酸力遠遠低于石粉,因此采用低鈣高磷的飼養標準有利于減少斷奶仔豬的拉稀。 3.3.2 優選原料 (1)選擇合適的能量原料 玉米是乳仔豬飼料中用量最大的原料,也是經常被忽視的飼料的原料。實際上粉碎粒度適宜、水分含量達標、不發霉、口感好的玉米對于配制乳仔豬飼料至關重要,必須給予足夠重視。 膨化玉米由于其良好的消化率和適口性,是近幾年來乳仔豬飼料經常選擇的原料。但使用時一定注意保證質量,有些自己生產膨化玉米的豬料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膨化出的膨化玉米根本算不上膨化玉米,必須對其質量給予重視。 乳清粉是配制斷奶仔豬料經常使用的原料。但乳清粉的用量究竟使用多少比較合適,主要取決于飼料中應當含有的乳糖比例。從康薩斯州立大學的試驗數據來看,14日齡斷奶的仔豬日糧中應當添加20%,28日齡斷奶仔豬則應當添加10%。考慮到乳清粉的價格和蔗糖酶的活性,用一半的蔗糖替代乳清粉目前看來是可行的。 脂肪類原料能夠減少飼料加工過程中的粉塵,提高乳豬料的能量濃度。適當添加一些無疑對提高飼料的質量有所幫助。但由于斷奶后仔豬消化道脂肪酶的活性顯著地降低,一般控制在3%左右。如果考慮脂肪酸的吸收利用率,公認的是椰子油最好,豆油與玉米油次之,豬油和牛油由于中長鏈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相對來說比較差。但豬油不同于其它油脂,實用豬油在品控到位的情況下,對于提高仔豬的采食量有很大幫助,因此南方一些飼料企業現在也在使用。 (2) 選用合適的蛋白原料 蛋白原料分為植物性蛋白原料與動物性蛋白原料。動物性蛋白原料一般采用魚粉、血漿蛋白粉和腸膜蛋白粉。魚粉一般是常規乳豬料配制過程中必須選用的原料、血漿蛋白粉對于提高仔豬的免疫力和生產性能具有極大的作用,但目前均需考慮其質量的穩定性。 豆粕是飼料中應用最廣泛的飼料原料,但由于受其大豆抗原的影響,在仔豬料中受到限制。目前歐洲人一般建議其在乳仔豬飼料中的限制量在20%以內,國內一般限制在25%以內。 由于大豆中的抗原物質如大豆球蛋白和β-伴球蛋白是導致乳仔豬腹瀉的主要抗原物質。國內外一直致力于降低豆粕或大豆制品中這兩種抗原物質的含量,從目前的研究資料看,如果從抗原物質給予各種大豆制品排序,則應為:普通豆粕 ≥ 去皮豆粕 ≥ 膨化大豆 ≥ 發酵豆粕 ≥ 濃縮大豆蛋白。 3.3.4 合理使用飼料添加劑 飼料添加劑是乳仔豬料配制必須考慮的問題。尤其是酸化劑、酶制劑和甜味劑。下表是丹麥人所做的關于幾種飼料添加劑對仔豬生產性能影響的評價,供參考。 表 1 仔豬料中使用飼料添加劑的效果評價 (丹麥) 產品 試驗次數 平均日增重變化 抗生素生長促進劑 15 + 10.8 有機酸 40 +7.1 芳香化合物 19 +2.6 酶制劑 9 +2.1 微生物培養物 14 +1.0 寡聚糖 2 +3.1 綜上所述,斷奶仔豬腹瀉的防止是由各種綜合性因素造成的,在設計乳仔豬飼料配方時,必須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采取綜合性的防護措施,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