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國內畜牧龍頭企業規模的擴張,飼料業迎來了久違的春天。然而,之前發生的瘦肉精、毒牛奶等食品安全事件,卻讓人久久不能忘懷。作為首當其沖的飼料行業,應該如何發展,備受關注。 經濟導報記者近日采訪發現,山東飼料企業正在通過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的方式,尋求既能保證下游產品安全又可獲得高效盈利的發展模式。 “我們和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合作成立的中大脂肪能量飼料研究所,已經研究出多款用于飼料添加的乳化油,不僅可以節省飼料用糧,動物還可以達到更好的吸收效果。”7日,山東中大牧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大牧業”)董事長李長連向導報記者表示。 瞄準“食品安全” 油不溶于水,是眾所周知的常識,然而7日,導報記者在李長連的辦公室里看到的一幕,卻打破了這一慣性“定律”。只見李長連將辦公桌上的一小瓶油脂倒入水中,略微搖晃幾下,很快就形成了一瓶質地均勻的乳黃色液體。“這就是我們研發的飼料添加用乳化油。這種技術應用到養殖業,不僅可以節省飼料的用量,還可以讓養殖動物更好地吸收養分,以達到高效、質優的養殖模式。”李長連對導報記者解釋說。 據了解,目前用于豬、雞等家畜養殖的飼料中都會摻入動物油或植物油,幫助飼料能量和蛋白質利用率提高。但是,由于未經過乳化的油脂吸收率不高并影響動物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不能溶解于水,摻入的油脂很難充分發揮營養作用,存在吸收效率不高的問題。而中大牧業尋求的“突破”正在與此。 “簡單地說,我們的技術就是將油分子打碎,然后通過卵磷脂包被的方式,使其易溶于水。通過此種方式,油脂以及養料可以被充分吸收,不會存在飼料浪費的問題。”李長連說道。據其介紹,以養雞為例,一只肉雞從開始飼養到出籠約需5公斤飼料,如果使用該公司研發的油脂,其飼料可以節省0.5公斤,即10%,同時養殖生物的肉質還有所提高。 雖然看起來只有小小的0.5公斤,但是放在全國幾十億只的養殖規模下,其帶來的影響頗為深遠,可節約飼料糧1600萬噸。“現在公司生產的乳化油都是由天然棕櫚油、椰子油、豆油、橄欖油等植物油混合提煉而成,食用安全,同時成本較低。”李長連解釋道。 技術突破帶來高效益 實際上,中大牧業只是國內眾多迅速崛起的飼料生產企業中的一家。由于養殖業擴大,多年沉寂的飼料行業正在迎來自己的春天,企業推進自身發展的動作隨處可見。 3日,齊魯證券發布研報稱,今年以來,飼料行業頻繁出現產業資本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現象,唐人神(002567,股吧)(002567)、大北農(002385,股吧)(002385)、通威股份(600438,股吧)(600438)的控股股東或通過二級市場買入、或通過認購定向增發股份,實現股份增持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