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飼養什么類型、什么品種、什么代次雞的雞場,在考慮規劃布局問題時,均要以有利于防疫、排污和生活為原則。尤其應考慮風向和地勢,通過雞場內各建筑物的合理布局來減少疫病的發生和有效控制疫病。 首先,雞場內生活區和行政區、生產區應嚴格分開并相隔一定距離,生活區和行政區在風向上與生產區相平行,有條件時,生活區可設置于雞場之外,否則如果隔離措施不嚴,會造成將來防疫措施的重大失誤,使各種疫病連綿不斷地發生,使養雞失敗。其次,生產區是雞場布局中的主體,應慎重對待,孵化室應和所有的雞舍相隔一定距離,最好設立于整個雞場之外,因為,孵化室出殼的雛雞最易受到外界各種細菌、病毒、寄生蟲尤其是來自于各種雞場這類病原體的污染,同時孵化室由于各類人員、運輸車輛進出比較頻繁,孵化室的蛋殼、死雞、死胎、絨毛等也導致孵化室成為一個潛在的污染源,從而污染雞場的雞群。 雞場生產區內,應按規模大小,飼養批次將雞群分成數個飼養小區,區與區之間應有一定的隔離距離,各類雞舍之間的距離因以各品種各代次不同而不同,祖代雞舍之間的距離相對來說應相隔遠一些,以60-80米為宜,父母代雞舍之間每棟距離為40-60米,商品代雞舍每棟之間距離為20-40米??傊?,雞代次越高,雞舍間距應愈大。每棟雞舍之間應有隔離措施,如圍墻或沙溝等。 雞場內道路布局應分為清潔道和臟污道,清潔道和臟污道不能相互交*,其走向為孵化室、育雛室、育成舍、成年雞舍,各舍有入口連接清潔道;臟污道主要用于運輸雞糞、死雞及雞舍內需要外出清洗的臟污設備,其走向也為孵化室、育雛室、育成舍、成年雞舍,各舍均有出口連接臟污道。清潔道和臟污道不能交*,以免污染。 生產區內布局還應考慮風向,從上風方向至下風方向按代次應依次安排祖代、父母代、商品代,按雞的生長期應安排育雛舍、育成舍和成年種雞舍。這樣有利于保護重要雞群的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