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行業地位 6月6日,證監會發布龍大肉食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此時,距離其2010年4月15日首次公告上市的計劃失敗已經過去兩年有余。 兩年多的時間里,一些變化在龍大肉食身上有所顯現,但并不是那么突出。 2010年,彼時的高峰(化名)還在龍大肉食的子公司——龍大養殖工作。在他的記憶中,那時龍大肉食每天的生豬屠宰量是800到1000頭。而今,據龍大肉食供應部人員表示,公司已經達到每天4000頭的生豬屠宰量,比過去翻了四倍。但這與全國肉食行業龍頭企業雙匯集團生豬的日屠宰量10萬頭相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龍大肉食招股說明書顯示,2009年生豬屠宰產能是240萬頭,實際產量為127.95萬頭,產能利用率為53.31%;2010年生豬屠宰產能擴張為320萬頭,產量在原基礎上略有提高,達151萬頭,一但產能利用率較2009年卻下降6個百分點至47.19%;而2011年在保持生豬屠宰產能不變的情況下,產量縮減至103.83萬頭,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為32.45%。 龍大肉食2011年生豬的實際屠宰量出現明顯下滑,與這一年的市場大環境有一定關系。一方面受“3·15雙匯瘦肉精”事件發酵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去年的生豬收購價格創下歷史新高。但即便如此,龍大肉食生豬屠宰產能利用率連續三年“走下坡路”已成事實。 就行業地位和知名度而言,龍大肉食在省內和省外有所不同。山東省肉類協會提供的調查數據表明,“龍大肉食一年的屠宰能力達200萬頭,2011年實際屠宰量是100多萬頭。這200萬頭的屠宰能力與龍大肉食招股說明書中的320萬頭相左?!霸谏綎|省的生豬屠宰產業中,龍大肉食排名第三。”山東省肉類協會秘書長李琳說。位居前兩名的依次是金鑼和得利斯。就包括家禽、生豬等企業綜合實力大排名來說,龍大肉食已退居到前五名之后。 而據中國肉業網統計的全國范圍內肉類綜合、肉制品與生豬屠宰等各種行業排名前十強中,都沒有龍大肉食的身影。甚至跟蹤肉類行業十幾年的中國肉業網分析師何中華表示,“行業中很少有人提起龍大肉食,它處于被忽略的地位”。 而龍大肉食在給新金融的回復中表示,目前雙匯發展、雨潤食品和大眾食品是我國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的前三強,但三者年營業收入合計不到全國規模以上屠宰及肉類加工企業的9%,相比發達國家,所占比例仍較低。因此,留給行業內其他規模以上企業的市場空間還很大。 據龍大肉食招股說明書中的數據,2011年實現凈利潤1.16億元,營業收入21.67億元,由此計算出其銷售凈利率為5.37%。而這個水準與行業里“大佬們”相比,非但不太低,有些甚至可以超出一截。 1 2 3 4 5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