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經驗值得借鑒 據王國偉介紹,北農大節糧小型蛋雞育種采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動物遺傳育種技術,項目主要建設祖代雞繁育基地,形成每年提供父母代種雞500萬套的生產能力。 近幾年來,北農大一直在全國的蛋雞養殖密集區定期舉辦節糧小型蛋雞養殖技術講座,并發放飼料管理手冊,據統計,平均每月進行技術培訓10多次,平均每次接受培訓的養雞戶100人。累計發放飼養手冊10萬多冊,培訓人員10多萬人次,對于我國農村養殖戶養殖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中國農業大學等相關部門的監督和管理下,該項目目前已完成了各項建設任務。 王國偉認為,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可以總結出四點經驗:第一,要做好項目初步設計工作,增加項目實施的可操作性;第二,要加強和各級部門的聯系,進行細致的前期調查研究,確保項目落實;第三,企業內部應統一認識,團結一心做好項目的相關工作;第四,在項目推廣的過程中,農村養殖戶對新產品新技術的接受程度較低,所以應耐心細致地做好溝通工作。 項目的實施也帶動了一批諸如湖北靈星禽業集團、江蘇蘇鵬禽業、河南柳江畜牧公司等大型有實力的種雞生產企業的發展,和諸如湖北神丹、北京小農等多家國內知名品牌雞蛋銷售企業的發展,引領和形成了一定范圍內的“矮小雞”現象,實現了節糧小型蛋雞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推動了我國蛋雞產業的升級。 四川筠連:肉牛出欄18870頭畜牧產值超4.6億 8月9日,記者自四川省筠連縣委獲悉,做為川南山區農業縣的該縣上半年畜牧產值達46030萬元。其中生豬出欄233960頭、牛出欄18870頭、羊出欄5236只、羊出欄5236頭,家禽出欄1841818頭。 筠連縣是川南農業山區縣,近幾年來,筠連縣肉牛產業取得長足發展。2010年,該縣肉牛出欄3.74萬頭,存欄5.9萬頭,實現產值2.24億元,成為了筠連縣農業的支柱產業之一。今年以來,該縣加大了對畜牧養殖的產業扶持,鼓勵各養殖戶走規模化、產業化道路。截至2010年底,該縣已建成養牛專業合作社22個,適度規模養殖小區18個,10萬頭優質肉牛產業帶年飼養量達到了9.55萬頭,全年出欄37373頭,實現產值1.61億元。烏骨雞出欄數約占家禽類的一半,全年出欄100余萬只。 據悉,筠連今年被批準為四川省全域推進新農村建設縣,按照縣全域推進新農村建設規劃,該縣將通過建立每村20―50萬元的肉牛產業發展基金和每平方米45元的建圈補助等措施,用五年的時間在已有10萬頭優質肉牛產業帶的基礎上,建成年存出欄5000頭以上的優質肉牛標準化養殖小區19個,建成年存出欄5000只肉羊標準化養殖小區10個,累計年存出欄優質肉牛(羊)20萬頭(只),實現年產值4.3億元。截至目前,該縣20萬頭牛羊產業區已實現牛羊出欄24000頭、存欄83600頭,并已啟動聯絡、沙林、向陽3個村的優質牛羊養殖小區建設。 來源:博亞和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