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農林漁業部長喬·路德維希6日晚正式宣布解除對印度尼西亞出口活牛禁令,但對于出口商將實施更為嚴格的規定,以確保澳大利亞的牲畜以人道方式被屠宰。總理吉拉德7日表示,新規定將有助于確保澳大利亞牲畜的福利得到更好保障。至此,在澳大利亞備受關注的澳活牛在印尼遭受殘忍屠宰一事告一段落。 路德維希表示,今后所有從澳大利亞出口至印尼的活牛都將受到嚴格跟蹤和審查。在澳大利亞要求下,印尼屠宰場已進行改進和調整,相信屠宰方式將符合新標準和規定。 上述禁令于今年6月7日頒布,起因是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播放了一段印尼屠宰場以殘忍方式虐待并屠宰澳牛只的錄像。節目播出后引起澳大利亞民眾強烈反應。澳政府于是展開對印尼屠宰場的調查,同時禁止向印尼出口活牛。 錄像制作者是澳大利亞動物協會成員,他們聲稱在印尼進行的大量實地調查顯示,許多澳牛只被極其殘忍地殺害,承受了巨大痛苦。 長達一個月之久的出口禁令使澳大利亞許多畜牧業者遭受巨大經濟打擊,甚至瀕臨破產。就在禁令宣布解除前幾天,一位西澳州農場主宣稱,如果繼續維持禁令,他將不得不親手殺害用于出口的活牛,因為已無力繼續喂養它們。 禁令頒布之后,澳政府立刻展開與印尼方面的協商與談判,同時宣布撥出3000萬澳元(約合3150萬美元)為受到影響的畜牧業者提供幫助和補償。盡管如此,來自農場主和相關出口貿易公司的壓力依然持續不減。他們認為,相關部門應針對虐待活牛的屠宰場采取必要措施,而不是禁止所有活牛出口。 澳政府表示,鑒于雙方已對相關規定達成共識,因此作出解除禁令決定。根據新規定,所有活牛出口商必須提供動物不會受到殘忍對待的證明,即供應鏈保障體系,才能繼續從事貿易活動。 路德維希解釋說:“根據供應鏈保障體系的規定,出口商需追蹤其所有出口活牛,從澳大利亞本土農場到海外飼養場所再到屠宰場。另外,將有獨立部門負責監督屠宰場的屠宰行為。” 路德維希尚未給出禁令撤銷后向印尼出口第一批活牛的時間。據悉,雖然禁令得以解除,但所有出口行為都將由相關部門逐一核實與審理。公司或個人出口商只有充分證明其貿易活動符合供應鏈保障體系才可獲得出口許可證。 澳大利亞重要黨派綠黨對取消禁令的作法表示譴責。綠黨表示,澳大利亞民眾對于動物權利和福利的觀念與標準并不一定能夠在海外得到保障。綠黨曾試圖通過立法永久性取消一切活牛出口,但提案沒有在議會獲得通過。 而印尼政府則表示,明年將會大幅減少澳大利亞活牛進口。印尼農業部官員普拉波沃·卡圖羅索說,印尼今年將會按原計劃從澳大利亞進口50萬頭活牛,但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將建議政府明年大幅降低澳活牛進口量。 據了解,澳大利亞每年向印尼出口約52萬頭活牛,價值約3億澳元(約合3.15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