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豬本身的美好想法之外,如果“網易豬場”能解決大量當地農民就業的事,那就更完美了。 然而,諸多美好想法都與網易的豬項目要能在所涉及的技術、場地、規模等方面具備可復制、可操作的商業目標相沖突。“盡管對于網易本身而言,不存 在技術和資金上的問題,但一涉及到可復制性和使用效率上,我們就必須考慮項目的商業可行性。我們有的資源別人不一定有。”毛山說。 飛機上的關鍵部分很少用高新技術,因為系統的穩定比新技術更重要。以往的職業習慣決定毛山在商業實驗上更追求系統的穩定,食品行業的特性也需要這樣的穩定。 在育種上,網易最終選定的方案是國際上流行的“開放式配套系”選育,所謂的配套系,就是通過將不同種豬,根據所需商品豬的性狀特點,按要求進行 配種,雜交出一種符合需求的豬種來進行養殖。但網易做得更開放、更靈活,也符合互聯網精神。這與養殖純種豬的區別在于,每一頭商品豬都是特定種豬雜交的結 果,其本身的性狀不具備遺傳性。但優點也頗為明顯,那就是靈活、快捷,當消費者口味變化或需求多樣的時候,可提供的豬肉類型也能輕松應變。 而此前曾被認為最有可能被引入養殖的日本鹿兒島黑豬,也最終被證實不過是個誤傳。在“網易豬”的配套系豬種中,全部都來自本土豬。“中國有名有姓的地方豬就有75種,本土豬更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沒有必要費勁去國外進口。”毛山說。 “牧豬”的想法也有待繼續驗證。因為在西班牙考察,毛山發現,當地莊園里的每頭豬所需占地至少要1.5公頃,這樣才能保證植被不被豬拱壞。如果 按此奢侈的方式養豬,網易費了一年多尋找、評定、考察,又花了一年左右從安吉農民手中流轉來的1200畝(折合80公頃)地,只能養53頭豬。而放眼全中 國,拋開是否有適宜的自然環境不說,僅從用地面積來看,除了新疆和西藏,沒有任何一塊地可以這樣大規模地放養。 因此最后網易養豬的一期方案被改為了幾乎全部圈養,只劃出一小部分試驗性地放養。豬舍的設計,網易邀請了清華的人居團隊來完成。這個設計過中國科考隊南極站的團隊,已經為網易的豬舍更改了多次方案,但最終方案依然暫時保密。 在豬場的管理上,毛山的方案是 一萬頭豬配備8個管理員。丁磊曾說的解決當地農民就業的問題,在毛山實施方案中,已經變成“專家決策、專業人員執行、周邊農民輔助”,農民就業主要通過豬 場外的青飼料種植等輔助工作來解決。“當然,只要通過我們的專業技能考核,農民也可以成為我們的畜牧工程師。我們的豬場會盡量少用員工,因為只要是人,就 有情緒好的時候,也有情緒壞的時候,人的情緒好壞會帶來操作的不穩定,最后導致的是品質不穩定。”毛山這樣分析。因此在對外介紹項目時,毛山喜歡打“8個 人管理”團隊的比喻。 “大部分的空難不是機械故障導致的,而是人為失誤造成的。但是空難發生后,如果機師還存活的話,航空公司是不會責難他的,而是尋找造成他失誤的 原因,然后改進操作流程。流程會幫他找出來或者糾正人為失誤。”毛山說。據說現在的飛機上,能用機器做的就不會用人做,毛山管理的公司也會這樣。“網易 豬”的品質將是通過機器和流程來保證的而不是人。 丁磊的構想,經過“毛山工”的可行性改造已經變成了一套可行的商業模式。“如果賺不到錢,誰還愿意去模仿?因此我們豬場肯定是要盈利的。”按照比較流行的一種算法,網易的豬肉價格大約在100元/公斤。 但50元一斤的豬肉有多少人會去買,是個問題。不過,毛山不擔心賺不了錢。賺錢之余,接下來的事,網易會把自己養豬的模式當做公益課程來做。“屆時我們的試驗成功后,網易會將所有的信息和數據公開。”毛山說。 注:本文詳見2011年第10期《中國企業家》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