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面對產業化的現實,對理想中的“概念豬”做了一些適度調整,這家互聯網外行未來要推向市場的豬肉仍然價格不菲。 【丁磊要養什么樣的豬?兩個字:“品質”】 久未露面的丁磊打扮很隨意,西裝、牛仔褲、運動鞋,走起路仍是大步流星,目視斜上方。 “有人說,‘網易養豬,雙匯殺豬’是中國豬產業的最優供應組合,你怎么看?”聽此提問,丁磊哈哈大笑:“這些話誰能信呀,還有人說,‘瘦肉精’的幕后推手是我呢。其實,網易只是按自己的構想和節奏養好自己的豬。” 2008年,丁磊就有了自己養豬的“偉大”構想,三年來,在網易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毛山的具體操作下,“網易豬”終于從一個“天馬行空”概念,落地為一個可行的商業實驗。毛山,丁磊的高中同學。大學時,丁在成都學電子專業,毛在南京學航空。幾年未見,丁磊選擇了創業而毛山則在香港機場當上了工程師,負責檢修飛機。2009年,毛山被丁磊招至網易任職農業事業部總經理,轉行養豬。 “丁磊要養什么樣的豬?當初他是如何向你描述的?”面對提問,毛山微笑著拿出手機,翻出了一條兩年前丁磊發給他的短信:“品質”,就這兩個字。 一個完全的業外資本、業外人士進入最原始的養豬行業,初衷是美好的,但是面對現實,它堅持了什么?又放棄了什么? 3月末,雙匯“瘦肉精”曝光不久,記者來到位于浙江湖州市安吉縣皈山鄉洛四房村的網易豬場,豬場較正式的名字是網易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園,現場剛剛破土動工,三臺鏟車忙著施工。下面就請你隨著我來探索網易“概念豬”的秘密吧。 2008年丁磊在重慶吃火鍋,遇到了一盤色澤可疑的豬血,于是關于食品安全、生活尊嚴和社會公益的思考開始占據丁磊的腦海。 有了這個念頭不久,丁磊找到了原浙江省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顧益康,向他請教對養豬的看法和建議。 顧益康對《中國企業家》回憶說,剛開始以為是丁磊打算用網絡經驗幫農業做營銷。比如農業的電子商務,農產品(000061)市 場營銷、配送什么的。結果一說起來不是,他要養豬。顧頗感意外,但聊下去反倒釋然了,“丁磊當時看到傳統農業不行,提出要換一種思路。那時候養豬不賺錢, 看能不能找到一條養豬能賺錢的路子。還有一個是傳統養豬標準化和安全問題很難解決。另外他說他是美食家,他想養一頭‘最好吃’的豬。” 其實,當時丁磊對養豬幾乎沒有任何概念。一群IT人要養豬,又不準備聘請業內人士加盟,這聽起來很像天方夜譚。但丁磊正是希望通過自己這個“外 行人”的身份,給這個行業帶來一些改變。“現有的養豬行業,有些東西積弊太久,靠業內人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改變了。”丁磊反復強調這一點。 2009年,毛山加入網易農業團隊。“加入網易半年之中,我和丁磊有過幾次短信討論網易豬的定位問題。”毛山說。最后,兩人討論的結果是把網易 豬的特點進一步細化為三個詞:“安全、健康、美味”.安全是底線,健康是必須,美味則意味著網易豬高于其它豬種的品質,也是“網易豬”區別于其它豬的關鍵 所在。 為了尋找樣板,丁磊和網易的農業團隊考察、參觀過國際上各類高端養豬場。在美國,丁磊看到的是通過高耗能高排放的方式飼養的豬,“多生點,多死 點,死了就拉出去埋了,因為他們那能源便宜,人力貴。”這在中國完全做不到。而網易團隊慕名前去西班牙考察的伊比利亞火腿,則讓他們看到了生產這一著名火 腿的豬場,竟是一片沒有豬舍完全放養的平緩山坡,兩三百年樹齡的橡木果就是它們天然的食物。而當地的養殖模式卻是家庭式的分散養殖。盡管一條伊比利亞火腿 的售價高達1000歐元,賣的比中國的一頭豬還貴,充滿了高附加值的誘惑,但自然環境和生產模式的不符,還是讓這一世外桃源般的養殖模式無法落地網易的山頭。 頂級的樣板看后,丁磊也有自己進軍高端的想法,選育出一種“適合中國人口味”的新豬種。然而育種的最高端是純種選育,而純種選育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生物工程,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巨額的投入,除非由國家主持的專項,企業層面很難操作。 “牧豬”的做法對丁磊也很有吸引力。他覺得最“幸福”最健康快樂的豬,應當是可以像西班牙的豬一樣,信步山頭的。在流傳的說法中網易養豬的設想是,30公斤之前處于保育期的豬,需要在豬舍內圈養,30公斤之后便可以放到山上去逍遙快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