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有一個生物學特性,是大豬怕熱,小豬怕冷;溫度對豬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一講我們將詳細討論溫度對豬的影響。 一、豬對溫度的需求下圖是豬在不同溫度范圍時的表現,在豬能夠生存的溫度范圍內,真正處于舒適的區域很窄。如果豬處于舒適區以外,就會出現豬的不適應,輕者影響正常生理機能,重者則會出現死亡。 下表是不同階段豬的最適溫度范圍:
不同日齡的豬對溫度有不同的要求,適宜豬生長發育的臨界溫度稱為最適宜溫度。可用下式計算:T=-0.06W+26.如體重仔豬的適宜溫度為T=-0.06×20+26=24.8℃,而100公斤的仔豬的適宜溫度T=-0.06×100+26=20℃。 下表是溫度對育肥豬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的影響:
從表中看到,育肥豬生長速度最佳是在20℃左右,而飼料利用率最佳是在25℃;環境溫度離豬最佳溫度越遠,則生產性能的影響就越大;在0℃時,飼料利用率高達9.45. 1、低溫的影響:豬在低溫下會增加體溫熱量消耗,增加采食量。當豬處于下限臨界溫度時,每下降1℃日增重減少11~22g,飼料多消耗20~30g.如一頭40~50kg的育肥豬,在10~25℃時,日均采食量2~2.5kg,日增重0.6~0.65kg;若氣溫下降到5℃,日增重0.4kg;0℃時日增重只有0.2kg.當降到-10℃時,日增重-0.2kg. 2、高溫的影響:當豬處于上限臨界溫度時,氣溫每增加1℃,日增重減少30g,飼料消耗增加60~70g.如40~50kg的育肥豬,當溫度上升到30℃時,日均增重0.4kg;升到35℃,日增重0.2kg;上升到38℃時,日增重為-0.2~-0.6kg. 三、溫度對仔豬的影響溫 度對仔豬的影響不單純是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的問題,而是會引起仔豬患病甚至死亡。初生仔豬如果溫度過低,常出現凍死現象;有些豬盡管看起來沒有凍死,但由于低溫引起的低血糖,則會使豬抵抗力大大下降,成為易發病的豬群。 哺乳仔豬如遇到低溫,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對于仔豬腹瀉來說,最主要的外界致病因素是寒冷、潮濕、不衛生,低溫是最主要的因素。低溫引起腹瀉,我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仔豬體脂較少,二是仔豬相對散熱面積大,仔豬為應對低溫刺激會出現功能失調,胃腸蠕動減緩,出現消化不良,長時間的消化不良會導致胃腸道損傷,從而引起病原體侵入,引起嚴重腹瀉。 溫度對斷奶仔豬的影響更大,斷奶后減重和腹瀉是最常見的問題;一者仔豬斷奶時應激因素太多,使豬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是仔豬斷奶時,往往吃進的食物量很少,只能消耗體組織,這樣對溫度的要求會更高;所以我們提出在仔豬斷奶時突然把溫度提高2-3℃,以緩解斷奶應激;這一辦法在生產上已經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溫度對公豬的影響 溫度對公豬的不利影響主要是夏季高溫,過高的環境溫度會導致公豬睪丸散熱困難,因睪丸溫度過高而引起精子代謝加強,死亡速度加快,我們經常發現高溫季節公豬常出現死精、弱精等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在高溫季節必須給公豬采取降溫措施,具體措施我們將在以后的內容中講述。 溫度對公豬的影響不單存在于高溫季節,任何一個使公豬體溫升高的因素也都會影響到公豬精子的活力;如疾病、劇烈活動、刺激性疫苗的注射等,都會使公豬體溫升高,同樣會影響公豬精子活力。 五、溫度對母豬的影響 溫度對母豬的影響也主要是高溫環境。高溫時會引起母豬發情不正常,經常出現的因素是母豬發情數量減少,發情癥狀不明顯。 高溫會使妊娠后期母豬死胎數量明顯增加,這是因為母豬妊娠后期代謝旺盛,遇到高溫時散熱困難,體熱蓄積在體內,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嚴重者,妊娠母豬會因熱量無法排出而致死亡。 高溫對哺乳母豬的影響是影響采食量,從而使母豬奶水分泌減少,所以每年夏天的仔豬斷奶重要較其它季節低很多;其它季節28天仔豬斷奶可達7.5公斤,而七八月份只能達到6.5公斤,斷奶重減少1公斤左右。 本文內容由 養豬老劉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