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豬鏈球菌病滅活疫苗的推薦免疫程序是什么? 答:豬鏈球菌2型滅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為: 妊娠母豬可于產前4周進行接種;仔豬分別于30日齡和45日齡各接種1次。后備母豬于配種前接種1次。 19.豬鏈球菌病病豬舍、污染物品及其環境應如何消毒? 答:對豬鏈球菌病病豬污染的豬舍、污染物及其環境可用含氯制劑、過氧乙酸和氫氧化鈉等消毒劑進行徹底消毒。 20.如何預防豬鏈球菌病的發生? 答:(1)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消毒。無論對規模化養豬場,還是農村散養戶,搞好飼養管理,堅持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保證豬群充足的營養,并減少應激因素,搞好環境衛生;控制人員和物品的流動,同時做好其他疫病的防治工作等。 (2)在對豬只進行斷尾、去齒和去勢等操作時要加強局部的消毒。豬只出現外傷應及時進行外科處理,防止受到豬鏈球菌的感染。 (3)規范引種,應嚴格執行檢疫隔離制度,淘汰帶菌母豬。 (4)本病易發生、流行的地區和豬場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菌性藥物如頭孢類、恩諾沙星或氧氟沙星等,會收到一定的預防效果。抗菌藥物的選擇應基于藥敏試驗的結果,選用對豬鏈球菌敏感的藥物。預防性用藥必須遵守有關獸藥休藥期的規定。 (5)發生疫情的地區和豬場應及時進行疫苗免疫接種。 21.豬的飼養方式與豬鏈球菌病的發生有沒有關系? 答:豬的飼養方式與豬鏈球菌病的發生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在規模化養豬場,由于有良好的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完善的疫病預防與控制方案,因此豬鏈球菌病的發病率較低,控制程度較好。但對于散養戶和規模較小的豬場,豬鏈球菌病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一旦發生,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造成的損失也較大。 22.發生豬鏈球菌病的地區,農戶應如何配合政府做好工作?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有關規定,豬鏈球菌病被國家列為二類動物傳染病。但鑒于該病是人畜共患病,存在很大的潛在威脅。如動物疫情已導致人的發病死亡,則必須按照《國家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的規定采取相應措施。因此,一旦發現疑似病例,農戶們既不必害怕、恐懼,也不可忽視大意,要立即向當地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報告,并應配合政府做好隔離、封鎖、緊急免疫、消毒等各項工作。對病死豬不得屠宰、不得食用、不得出售、不得轉運。疫情處理工作人員,要注意個人防護,要配帶防護手套等基本的防護設施,有傷口的人要特別注意個人防護,避免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