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豬鏈球菌病死豬有哪些主要的剖檢病變? 答:敗血型最急性型病例表現為口鼻流出紅色泡沫液體,氣管、支氣管呈樹枝狀充血,常充滿泡沫液體,肺充血腫脹。急性病例表現為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內側皮膚有一定數量的出血點,皮下組織廣泛出血。病死豬全身淋巴結腫脹、出血。心包內積有淡黃色液體,心內膜出血。脾、腎腫大、出血。胃和小腸黏膜充血、出血。關節腔和漿膜腔有纖維素性滲出物。急性型耐過豬可轉為慢性型,其病例表現為關節腔內有黃色膠胨樣、纖維素性以及膿性滲出物。 腦膜炎型病例表現為腦膜充血、出血、溢血,個別病例出現腦膜下積液,腦組織切面有點狀出血。部分病程長病豬呈多發性關節炎。 7.豬鏈球菌病的流行特點是什么? 答:該病的流行雖無明顯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夏秋炎熱、潮濕季節較為多發。本病流行大多呈散發和地方性流行,偶有暴發。 在養豬場,豬鏈球菌病已成為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經常成為一些病毒性疾病如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圓環病毒2型感染等的繼發病。而且,常與一些疾病如附紅細胞體病、巴氏桿菌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等混合感染。一些誘因如氣候的變化、營養不良、衛生條件差、多雨和潮濕、長途運輸等均可促使本病的發生。敗血型的發病率一般為30%左右,有時在某些特定誘因作用下死亡率可達80%以上。 8.豬鏈球菌病的發生與豬年齡、品種、性別有關嗎? 答:豬鏈球菌病可發生于各種年齡的豬,與品種和性別無關。常見于斷奶前后仔豬多發。但仔豬多發敗血癥和腦膜炎,淋巴結膿腫型多發于育肥豬和成年豬。 9.豬鏈球菌病在國內外的發生狀況如何? 答:豬鏈球菌病在世界上廣泛分布。豬鏈球菌感染最早見于荷蘭(1951年)和英國(1954年)等報道。此后,豬鏈球菌病在所有養豬業發達的國家都有報道。上世紀50、60年代,豬鏈球菌病在我國養豬場開始發生,70年代發病增加,80年代后逐漸嚴重。隨著我國規模化養豬業的發展,豬鏈球菌病已成為養豬生產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特別是近十多年來,流行范圍擴大,其發病率不斷升高,成為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繼發病,給我國養殖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根據相關報道,近年來在我國養豬業發達的地區和省份如四川、廣東、江蘇等省份都發生過本病。 10.豬鏈球菌的抵抗力如何? 答:豬鏈球菌2型在環境中的抵抗力較強。在經常性污染環境中,可以在糞、灰塵及水中存活較長時間。100℃煮沸水可直接殺滅本菌,60℃水中該菌可存活10分鐘,50℃條件下可存活2小時;25℃時在灰塵和糞中分別只能存活24小時和8天,0℃時分別可以存活1個月和3個月;在4℃的動物尸體中能存活6周,在22~25℃可存活12天。 但本菌對一般消毒劑敏感,常用的消毒劑和清潔劑能在1分鐘內殺死細菌。 11.如何診斷豬鏈球菌病? 答:根據豬鏈球菌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實驗室檢驗等可以作出診斷。在臨床上,如果病豬不表現癥狀突然死亡,發現高燒、耳和鼻發紺、呼吸急促、神經癥狀,部分有關節腫、跛行等癥狀的,均可懷疑為豬鏈球菌病。在這種情況下,需按規定進行實驗室檢查確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