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科技廳組織的權威專家組通過對“共軛亞油酸的營養機理及生產和應用技術研究”項目的鑒定。這種經過堿催化工藝生產的共軛亞油酸,用作飼料添加劑,喂養的畜禽不僅瘦肉多,且安全、營養。專家認為這一重大成果為解決“瘦肉精”難題,確保畜禽產品安全開辟了新途徑。 “從外表看,A豬毛色光亮,皮膚紅潤,腿部、臀部肌肉豐滿”―――這正是危及消費者健康的“瘦肉精”豬的特征。但經屠宰鑒定,豬肉中無任何“鹽酸克倫特羅”(俗稱“瘦肉精”)的殘留成分。面對檢疫員的狐疑,戴求仲博士和攻關組人員相視坦然,且心領神會:一切都是共軛亞油酸所起的作用。 作為項目承擔單位,湖南省畜牧研究所共抽調12位專家、教授,成立了由戴博士牽頭的攻關組。經過上百次實驗,終于在2004年喜獲重大突破,找到堿催化這一關鍵途徑,當年即申請了國家專利。攻關組選擇豆油、棉油、米糠油,運用堿催化工藝,生產出經濟型共軛亞油酸添加劑。經對比測試,共軛亞油酸飼料添加劑使喂養畜禽脂肪降低,瘦肉沉積增加,體重增8%左右。 (作者:張尚武 劉… 來源:js.zhu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