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受農產品利好政策預期的帶動,大連大豆期貨強勢上漲。 隔夜美豆微漲,國內大豆期貨平開后做窄幅震蕩,但不久市場有傳言稱,小包裝豆油價格可能放開,刺激增倉資金大量涌入,期價也隨之快速飆升。最終主力合約A1201收盤報4553元/噸,較前一交易日漲107元/噸或2.41%.合約全日成交量為289912手,較前一交易日放大約 3.72倍,持倉量290962手,增倉17686手。 記者詢問多位分析師,但并未能夠確認以上消息的真實性及來源。不過了解到,國內市場對于油脂企業將上調小包裝豆油價格的預期是十分強烈的。去年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一路走高,糧食、食油、蔬菜是物價上漲的主要推手,其中食油價格在臨近春節時更特別敏感。為穩定食油市場,國儲先后進行數次拍賣,目前小包裝豆油價格仍維持在去年11月份的水平。但去年11月以來,國際大豆價格卻上漲了約10%,造成小包裝豆油較散裝豆油及大豆價格呈現倒掛,國內油脂企業面臨更大經營壓力。由此而來,便形成了豆油價格放開的市場預期。 另外,良好的基本面和政策面更支撐大豆價格長期向上。海通期貨分析師陳棟指出了四點因素: 其一,農作物種植期即將到來,而目前大豆玉米比價仍然偏低,大豆和玉米是替代性種植作物,當前比價下農戶選擇種植大豆的積極性低,長期看會造成未來大豆供給狀況惡化,而大豆價格上揚也就不可避免。種植面積爭奪預期引發大豆價格上行;其二,原油上漲可以提振油籽類價格。美國豆油很大一部分是用于生產生物柴油,近期原油價格上漲至100美元上方,中東北非局勢不穩可能會導致原油進一步上漲,這對于大豆價格會形成很大提振;其三,根據國內養殖業復蘇周期來看,2011年國內養殖業將全面復蘇,將使豆粕終端需求得到根本改善。2月28日韓國降低玉米、豆粕進口關稅也對加大了國際豆粕需求預期,豆粕走勢得到提振;最后,兩會召開在即,市場普遍存在預期2011年國家會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可能會進一步完善農產品保護價收購措施,而大豆作為 2010年相對滯漲品種,更容易受到多頭資金青睞。 天琪期貨分析師劉妍從內外盤大豆價格比值進行了分析。她指出,從國內油脂企業壓榨利潤來看,當期東北國產大豆價格是3880元/噸,進口大豆是4300元/噸,國產大豆具有價格優勢,會吸引買盤縮窄與進口豆的價差。 中國海關此前公布數據顯示,中國1月進口大豆514萬噸,同比增長26%,略低于2010年12月的543萬噸。1月大豆進口均價為每噸558.1美元,上漲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