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市場在創下近兩年新高又快速回落后,再次回到60日均線下方,呈弱勢震蕩局面。我們認為,在政策面的打壓下,油脂后市仍需謹慎對待。 原油走勢將制約油脂價格。 中東動蕩局勢愈演愈烈,利比亞沖突升級所導致擔憂石油供應減少的情緒,促使國際原油價格再破100美元/桶,創2008年以來的最高點。高油價可能拖累全球經濟復蘇步伐的擔憂也越來越重,使得投資大宗商品熱情減退。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可能拖累植物油需求前景;而如果中東局勢有所緩和,國際原油價格從高位回落,也將拖累油脂市場。 中阿貿易摩擦利好美豆。 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進口豆油總量為16萬噸,同比大增122%.從進口的國別來看,從美國進口毛豆油數量為2.76萬噸,而去年同期我國并沒有從美國進口毛豆油。可以預期,在中阿貿易摩擦未有實質改善前,豆油需求會轉向美國、巴西等國家,這將利好于美豆市場。 棕油基本面略顯疲弱。 市場消息稱,中國政府可能下調豆油關稅的消息打壓棕油近日持續走弱。如果此消息屬實,那么豆油、棕油的價差倒掛將大幅緩解,豆油進口成本的降低也將對棕油需求產生抑制作用。而另一方面,由于進入3月份全球棕櫚油產量將逐步呈恢復性增長態勢,目前普遍預期2011年印尼棕油產量可能為 2200萬噸,較上年增長7%-9%;而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則可能增產60萬噸-70萬噸。產量的增加也制約棕油上行空間。 政策頻出打擊炒作農產品價格。 溫家寶總理近日表態將通過控制貨幣流動性、發展農業生產等四項措施來控制通脹,打擊炒作農產品價格行為。而另一方面,近期我國四大糧企業已接到政府指示,不能進入市場收糧,以免造成糧價上漲。從政府的頻頻表態可以看出,國家愿意從生產環節扶植農業,但對于在中間環節蓄意炒作農產品價格的行為將采取嚴厲措施。關系民生的農產品價格的上漲也必將是一個緩慢反復的過程。兩會即將召開,在兩會結束前市場心態將以謹慎為主,短期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價格仍面臨震蕩調整。 總的來說,外圍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以及國內政策調控壓力的加大,將抑制油脂市場的上行態勢。我們認為在美國農業部種植面積報告尚未公布之前,油脂仍將維持震蕩調整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