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疫病挑戰下動物的營養 現行的豬的營養需要和飼養標準均是以健康豬為基礎制定的。但在疫病挑戰時,豬的營養分配和代謝完全改變,免疫所需的養分與生長所需養分完全不同。根據Sandberg等(2007)研究,疫病挑戰下合成大量的急性期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其氨基酸組成不同于體組織。主要是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蘇氨酸、纈氨酸比例遠遠高于豬體組織。如果在疫病應激下,豬依賴動員體組織滿足免疫的氨基酸需要,顯然這些氨基酸可能成為限制性氨基酸。 Bhargava(1970)用新城疫對肉雞的攻毒試驗表明,日糧蘇氨酸增加到0.6%以上,雞的增重不再增加,但蘇氨酸水平繼續提高到1.0%,抗新城疫抗體滴度直線升高(由212提高到223).纈氨酸的情況也十分相似。顯然蘇氨酸和纈氨酸是免疫反應的限制性氨基酸。對仔豬的研究顯示,免疫應激時,缺乏色氨酸造成的氮負平衡最嚴重,說明疫病挑戰導致豬的色氨酸需要大幅增加。色氨酸需要量的增加一方面被用于合成急性期蛋白,另一方面色氨酸的降解也增加。 3、營養與免疫力 營養作為豬和其他動物免疫的物質基礎。其實所有的營養都是免疫所必需的,一旦成為限制,就會抑制免疫功能。當動物遭受疫病挑戰時,最最限制的養分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3.1能量 能量的嚴重缺乏影響動物的免疫力。給8周齡小鼠足夠的蛋白質,但降低能量攝入37%,52周后發現:與能量攝人充分的小鼠比,能量缺乏小鼠脾臟的重量降低83%,白血球的數量由8000降低到不足1000/mm3,脾樹狀細胞減少80%,可見能量缺乏嚴重降低了免疫組織。與能量充足的小鼠比,能量缺乏的小鼠在接種肝炎疫苗后,抗體的滴度降低94%,細胞免疫力降低70%(Niiya,等2007).看來,在能量嚴重缺乏的動物其免疫器官和免疫力明顯降低,一旦遭遇疫病挑戰,動物的預后不良。對于現代瘦肉型豬的飼養,在生長階段提供充分的能量,可保證豬保持較高的免疫力。如果在遇到養豬低潮,或豬場出現經濟困境,降低豬的飼料供給,一旦遭遇疫病來襲,后果很可能是災難性的。 3.2蛋白質和氨基酸 蛋白質和氨基酸對于豬的免疫力非常重要,氨基酸是合成抗體、淋巴細胞、細胞因子、急性期蛋白等等的基本原料:某些氨基酸是體內抗氧化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現代豬瘦肉生長潛力非常高,高度選育的豬的代謝特征是可利用氨基酸較多分配給肌肉的生長,較少的分配給免疫器官和組織。所以一旦蛋白質和氨基酸缺乏,就會犧牲豬的免疫力,而不是僅僅犧牲豬的生產性能。最近引進的豬種,瘦肉的生長潛力非常高。這些高生長潛力的豬需要較高的日糧蛋白質和氨基酸供應。這些豬在我國條件較差的豬場飼養,疫病的壓力很大,健康水平明顯降低。疫病的挑戰導致高生長潛力的豬生長性能大幅降低,這是我國的普遍現象。但這種高瘦肉生長潛力豬由于疫病挑戰導致的生長低下不同于生長潛力很低的地方豬種的生長低下。高瘦肉生長潛力豬即使由于疫病挑戰而生長降低,我們也不應降低日糧蛋白質和氨基酸水平。如果認為其生長速度低就降低日糧蛋白質和氨基酸水平,結果是豬的健康狀況和免疫力更加惡化,死亡增加。 有研究證明,色氨酸對豬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活力非常重要(Kim等2006).精氨酸促進豬小腸黏膜的完整性,提高豬的免疫力。根據Kim等的研究,妊娠母豬日糧添加1%精氨酸,在暴發血痢后全部康復,而沒有添加精氨酸的妊娠母豬全部死亡,充分說明精氨酸對于血痢免疫的作用。 免疫需要較高水平的蘇氨酸和色氨酸,蘇氨酸增加動物免疫球蛋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