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東海岸,那里是中國海產品加工業最集中的地區,根據對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如大連、青島、廈門的調查,上漲的勞動力成本沒有顯示減弱的跡象。大連豐寧魷魚和羅非魚的出口商Stella Shao表示,在過去的12個月里,勞動力成本已經上漲了10%至20%。 Shao認為,今年的工資將以相似的數字上漲。她說,明顯的事實是,與當地的其他制造業相比,海產品加工業作為一個“又苦又臟”的行業,更難吸引工人。每年2月份的中國新年,今年是2月3日,員工大規模離廠返鄉過年,就是一種令人擔憂的時刻。她說:“工人們都要回家過年,然而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會回來”。 一些綜合因素一直在推動中國的勞動力價格上漲。更重要的是,在中國的的內陸和西部地區,農村勞動力正在被卷入政府的基建計劃,使意圖遷移的工人滯留在家鄉。在較富裕和工業化程度較高的東部沿海地區,雇主不得不提高工資以應對工人減少。 另一個導致工資成本上漲的關鍵因素是中國自2008年以來生效的勞動合同法。它保證工人有固定合同和工作保障。在大連為投資的外國企業提供咨詢和工資管理的Dezan Shira咨詢公司的Adam Livermore解釋說,必須為工人支付社會保險的改革也使薪金更高。 Livermore的數據顯示,在大連的工人的工資可以從最低工資900元到2859元人民幣。然而,根據新勞動合同法,雇主必須額外支付工資的38.5%用于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為了贏得眾多投資者,富裕的南方城市(例如廣東省中山市,也是一個制造業中心)已經將雇主此類額外支付降回到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