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讓養殖者經歷了各種的考驗,年初的口蹄疫疫情致使大量仔豬及能繁母豬死亡,生豬價格一路下跌,豬糧比曾連續數月低于盈虧平衡點之下,此時再次爆發較嚴重的高熱疫情,生豬大量染病;然而災難并沒有到此結束,南方突發的洪水再次沖擊了養殖者的希望,不少豬場被沖毀,豬只不知去向。同時,各種飼料原料開始了瘋狂的漲價,養殖成本一升再升,養殖戶的損失一漲再漲。此時,政府采取了連續的凍肉收儲政策,緩解了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的局面,在生豬價格連續下跌6個月之后,首次出現了上漲,豬糧比也在連續19周低于盈虧平衡點之后回到平衡點之上。然而此時,已經有不少養殖戶退出了養豬業。 10年已經過去,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感慨嘆息這一年之中發生了什么事情,而是要從10年的教訓中吸取經驗,找出規律,讓我們可以更加了解生豬產業,了解市場規律,根據規律來調整我們的養殖結構,來實現我們盈利的目的。 下面從幾個方面的數據來分析一下11年的行情。 一、供給需求 1、生豬存欄:10年底我國生豬存欄量為45380萬頭,較去年同期下降3.24%,如圖1.所示。 ![]() 圖1.2010年我國生豬存欄急劇下滑 數據來源:農業部 據農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0年生豬存欄在近十年內已處于較低水平,10年生豬存欄明顯低于05年的50335萬頭以及06年的48441萬頭,下降比例分別達10.9%和8.9%,生豬存欄的下降一方面降低了后期市場的供應,另一方面反映出養殖戶對于連續的虧損所產生的恐懼,預計11年整體生豬存欄不會處于較高水平。 2、能繁母豬存欄:10年底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750萬頭,較去年同期下降3.26%,如圖2.所示。 ![]() 圖2.2010年能繁母豬存欄小幅下滑 數據來源:農業部 據農業部數據顯示,10年能繁母豬存欄小幅下滑,在過去十年中處于中間水平,其中05年能繁母豬存欄量為5193萬頭,下降幅度為9.3%.10年能繁母豬存欄并沒有像生豬存欄一樣急劇下滑,一方面為后期市場供應提供了一定的保證,另一方面也表明養殖戶對于生豬養殖仍含有一定的期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