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亮點:成熟的現代化種養結合技術,都市畜牧業的重大突破,生產和生態的完美統一,綠色蔬菜和雞蛋生產的有效途徑。 一.蛋雞環保生產的時代背景: 1.蛋雞的生產周期一般為500天,在這500天中,每只雞平均消耗40公斤飼料,生產14公斤雞蛋和50公斤糞便(以含水20%的發酵雞糞計算)。 2.由于現代農業的區劃,把養殖業和種植業分開,造成了養殖區糞便污染成災,而種植區卻缺少有機肥的局面。 3.為了將養殖區產生的糞便輸送到種植區,首先要將糞便收集起來運送至有機肥加工廠,進過烘干處理,再運送至種植區;這一過程中,每噸糞便的平均運輸里程接近200公里,相當于40公斤碳排放;每烘干一噸雞糞,需要消耗50公斤煤炭和30度電,相當于120公斤碳排放。也就是說,雞糞的運輸和加工,每噸的碳排放高達160公斤,相當于每只雞8公斤。 4.未經處理的雞糞,在運輸過程中,還產生了嚴重空氣污染和生物安全隱患,造成了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的傳播。 5.經過烘干處理的雞糞,肥效也顯著降低,不利于種植業生產。 6.以經濟系數80%計算,每畝蔬菜種植產生的植物性廢棄物多達1噸,這些經濟價值不高的植物性廢棄物,是很好的青綠飼料,但由于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分開,這些植物廢棄物得不到利用。 7.而缺乏青綠飼料的營養,會造成動物的營養不良,導致體質下降和畜產品質量下降,為了避免由此造成的損失,人們往往需要在飼料里的大量、長期添加多種飼料添加劑,嚴重影響到食品安全。 8.因此,我們需要探索一種基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種養結合模式,重新構建植物、動物、微生物、人類的和諧關系,實現生態和生產的雙贏。 二.發展種養結合的現實意義: 1.2010年,北京設施農業面積達到25萬畝, 到2012年,將達到35萬畝;設施農業生產項目主要以蔬菜種植業為主,以每畝每年需要有機肥2噸計,需要腐熟有機肥總量達到70萬噸,約合1400萬只蛋雞的排糞量。而1400萬蛋雞生產的雞蛋,正好滿足北京市1600萬人的消費。 2.由于北京市六環以內,禁止規模養殖業發展,以及各區縣養殖業和種植業發展的不平衡,70萬噸有機肥的處理和運輸造成了巨大的能耗和環境污染,因此,在以種植業為主的設施農業園區內,根據土地的承載能力,發展適度規模的蛋雞養殖,就地生產有機肥,就地轉化,再用經濟價值不高的果蔬喂雞,形成良性循環,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種養結合技術要點: 1.本項目組裝的都是北京農學院和永業集團共同研發的成熟技術,并在北農科技園進行了實驗,技術和效益的可行性都得到了證實。 2. 每100畝設施農業用地,養4000只蛋雞,生產200噸雞糞,就地腐熟,可滿足有機肥需求;這樣做不僅可避免糞便運輸和加工造成的環境污染,環保節能,還能有效降低成本。 3.一個設施完好的480平米的四季溫室大棚,追加投資2萬元,裝備籠具等,就能很方便地改造成養殖棚,可養殖1000只蛋雞;該設備能夠很方便地拆卸組裝,方便地投喂青綠飼料,因此可以在不同的大棚間輪牧,最大限度地減輕環境污染,保證雞和農作物健康。 4.100畝地,按經濟系數80%計算,每年可產生約10萬公斤種植廢棄物(種植管理產生的莖葉和經濟價值低的果蔬等),可每天為雞群提供200公斤青綠飼料,約合每只雞每天50克。 5.按每噸有機肥600元、運費100元/噸、每公斤青綠飼料0.2元計算,僅此一項每年節省的費用約16萬元,相當于1600元/畝。 6.由于這樣養殖的蛋雞,能采食青綠飼料,雞群健康、雞蛋品質優良,每公斤雞蛋的售價可以比普通雞蛋貴2元錢,按每只雞周期產蛋14公斤計算,4000只蛋雞,飼養一年,每年增加利潤12萬元,相當于1200元/畝;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 7.減少雞糞運輸里程和烘干能耗帶來的環保效益按碳排放量計算,約0.3噸/畝,按每噸碳匯50元計算,約合每畝15元。 8.本項目若推廣10萬畝,養殖400萬蛋雞,可增加經濟效益2.8億元,減少碳排放3萬噸,按每噸碳匯50元計算,碳匯總值可達150萬元。 9.可為市場提供6000萬公斤優質健康雞蛋和3億公斤綠色有機蔬菜。 10.這還不算蔬菜、雞蛋質量提升帶來的社會效益。 四.總結: 1.在設施農業種植區,發展蛋雞養殖,可就地解決雞糞的無害化處理和種植業的有機肥供應,減少有機肥加工運輸的能耗和污染; 2.種植業的綠色廢棄物,可作為蛋雞優質的青綠飼料,有助于蛋雞健康,顯著改善雞蛋品質; 3.以這種方式生產的雞蛋,符合消費者對優質雞蛋的三項基本要求: (1) 自由放養,符合雞的天性。 (2) 飼喂青綠飼料,雞群更健康,雞蛋品質更好。 (3) 減少飼料添加劑和藥物的投入,雞蛋質量更安全。 4.顯著提高種養的綜合效益,每畝增值超過2800元。 五.云水山谷蔬雞蛋的優勢: 1.種養結合,環保養殖,四季谷物和蔬菜飼喂,雞蛋品質優異。 2.采用現代化技術裝備,給雞營造安全、舒適的環境,區別于一般的放養雞生產。 3.技術成熟,適合城市郊區發展,破解城市畜產品需求和畜牧業污染的矛盾,堪稱都市農業典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