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來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將實施,而筆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正征求意見,以后對問題進口奶粉將責令其召回。業內專家認為,這標志著洋奶粉超國民待遇或將終結,其必須和國產奶粉進行激烈的競爭,這對于中國的消費者來說,自然是好事一樁。 不崇洋媚外洋奶粉并非萬金油 很多媽媽熱衷于海外代購奶粉,認為洋奶粉要好于國內奶粉。這種觀點其實不一定正確。首先,洋奶粉在制作時多數采用了符合當地孩子身體發育所需的配方,而我們知道東西方人的身體結構是有很大差別的,這就使得總喝洋奶粉的寶寶存在一定風險,比如早熟風險等;其次,洋奶粉的價格要遠高于國內奶粉,這最主要是因為除了國外奶粉生產國的與人民幣有較大的稅率,在出關時仍有較高的關稅,這些全部要算到消費者的頭上;再次,近年來我國奶粉進口量逐年增加,被檢出不合格產品的數量也在增加。而有很多人為了逃避關稅而選擇了海外代購,代購的奶粉是直接從海關發往郵局再交給消費者,少了一道檢驗檢疫程序。而且,這樣的行為并不在國際政府和海關等相關部門的管理辦法保障之列,發生問題根本不可能維權或召回,會承擔很大的消費和健康風險;最后,由于定價權在國外廠商手中,因此洋奶粉的“坐地起價”事件也時有發生,給消費者造成較大壓力。 競爭出精品國產奶粉同樣出色 國產奶粉盡管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國內奶粉的監管力度正在逐步加大,正在與洋奶粉進行激烈的競爭,進而推出更多的精品,這對于消費者來說,當然是最為有利的。國產奶粉采用國內的安全、健康奶源地,并根據中國自身生長發育特點的配方制作,符合中國孩子的需要;國產奶粉由于是中國品牌,在中國境內有政府和質監部門的多重監管,必定更能督促其生產更好的奶粉。尤其是三聚氰胺事件后,國家對于奶粉生產企業的監督更加嚴格;國產奶粉在國內生產,國內銷售,無需交納關稅,相對進口產品,又能減少運輸成本,所有這些節省的支出,可以保證廠商以低價來回饋消費者;國產奶粉一旦發生問題,國內媒體會在第一時間報道并實施召回制度,最大程度上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中國有發改委價格的監管,國產奶粉一般不會隨意漲價,這在通脹橫行的今天,對于保護老百姓錢袋子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哈爾濱太子乳品工業有限公司的營銷總監對此十分樂觀,他認為,《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的出臺與實施,將進一步規范國際市場,對于國內的奶粉生產企業來說是公平和利好事件,這將大大促進國際和國內奶粉生產企業生產出更加優質的產品,進而讓消費者得到最大的利益。 本文來源:鳳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