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乳食、過好初生關 (1)安排專人接生,做好接生工作,防止仔豬凍死、壓死或難產而死在腹中,降低仔豬死亡率. (2)及時搶救"假死仔豬",可進行人工呼吸. (3)出生24小時內剪犬齒和斷尾,防止咬傷母豬乳頭、咬尾和爭斗發生. (4)固定乳頭,即早吃初乳.初乳中含有較高的免疫球蛋白和鎂鹽,可使仔豬產生免疫抗體,排出胎糞,提高免疫力.一般在出生后2小時內一定要讓仔豬吃足初乳.在出生后2-3天內要進行人工輔助固定乳頭,弱小仔豬最好吮吸靠前乳頭. (5)加強保溫、防凍防壓.仔豬的適宜溫度1-3日齡為30-32℃,4-10日齡為28-30℃,10-30日齡為26-28℃,一般采用紅外線燈保溫,防壓主要是設仔豬欄或護仔箱和保持母豬安靜. (6)初生仔豬可在吃初乳前口服慶大霉素或其它抗生素以防仔豬黃白痢. 抓開食、過好補料關 (1)及時補鐵、防貧血.一般在仔豬出生72小時內每頭注射100-200mg鐵劑,7天內根據仔豬狀況可考慮第二次補鐵有利于仔豬生長. (2)及時補硒.仔豬在出生72小時內和斷奶時,肌注0.1%亞硒酸鈉注射液0.5-1.0ml,以防仔豬白肌病和水腫病. (3)及時補水、補料.補料的目的是促進仔豬胃腸發育成熟.補料時間一般在5-7日齡開始,補料時要盡量少喂勤添,防止飼料浪費.每天要將剩余的部分清出喂母豬,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仔豬代謝旺盛,一定要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 抓旺食,過好斷奶關 母豬泌乳在3周時達到高峰,然后逐漸下降.這時單靠母乳不能完全滿足仔豬快速生長需要.故仔豬必須在10-15日齡時采食乳豬料來滿足其生理需要,促進仔豬快速生產,提高斷奶窩重,降低斷奶應激. (1)選擇營養濃度高且平衡、適口性消化性好的乳豬料(如民族公司生產的"開口寶"5000). (2)少喂勤添,以適慶腸胃功能,減少拉痢. (3)斷奶時避開疫苗注射、轉群、閹割等應激因子,減少斷奶應激. (4)斷奶時趕走母豬,仔豬原圈飼養2-3天. 本文內容由 立佳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