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周四(1月13日)微漲,并收于逾兩年最高位,因市場繼續對美國政府年末大豆庫存預估作出回應。其中,交投最活躍的3月大豆期貨合約收高1美分或0.1%,至每蒲式耳14.16美元;早盤該合約一度揚升至14.32美元,為2008年9月份以來首見。 芝加哥AgResource公司主席Dan Basse稱,“交易商將周三漲幅擴大,因市場對美國農業部(USDA)緊俏庫存預估的嚴重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大豆價格上漲在刺激農戶擴大作物種植面積方面也發揮了作用,而在遭受酷熱干旱天氣侵襲后,阿根廷大豆作物預計將會減產。 然而,大豆期貨收盤價卻遠低于盤中高位,因在觸及多年高位后交易商獲利回吐。交易商采取謹慎做法,是因為阿根廷可能將迎來降雨,美國出口銷售放緩且基金對商品權重重新調整。 上述公司主席稱,“盡管如此,市場長期前景仍具支撐性,因美國和拉丁美洲需經歷多年的作物豐產才能追趕上旺盛的全球需求。” 隨著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收割的進行,出口需求一般會從美國轉向這些南美國家。然而,南半球任何運輸干擾將把買興重新轉移回美國。美國是全球最大大豆出口國,巴西和阿根廷緊隨其后。 美國農業部(USDA)周四公布的一周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1月6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銷售共計67.5萬噸,此前分析師預計在50萬-80萬噸之間。 美國農業部(USDA)周四稱,截至1月6日當周,美國當前市場年度豆粕出口銷售凈增2.62萬噸,豆油出口銷售凈增7400噸。 國內方面,13日連豆市場沖高回落,外盤上漲提振國內市場高開,然后政策調控壓力令資金表現謹慎,多頭資金逢高離場。雖然外盤有望繼續提振國內走勢,但短期國內市場面臨的調控壓力限制市場漲勢。尤其在春節前,維持物價穩定為政府的重要任務,國內市場面臨政策調控風險,操作上不宜追漲。 更多飼料方面的資訊,請關注:http://www.www12347.com/f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