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抗G+ 類抗生素的抗菌特性與功能
表3 抗G-類抗生素的抗菌特性與功能
廣譜類抗生素的抗菌特性及功能
3.1 飼用抗生素必須有一定的抑菌能力,才能保證動物健康,達到促生長的作用,如黃霉素只有在養殖環境相當好的情況下才能表現出效果,而在一般的養殖環境下效果比較差。 3.2 飼用抗生素的抗菌譜必須有選擇性,只有選擇對病原菌敏感,對有益菌不敏感的抗生素,才有抗菌促生長作用,如金霉素的長期超量使用影響動物的生長,喹諾酮類的抗菌效果好,但不能作為抗菌促生長劑使用。 3.3 在使用飼用抗生素上,要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樹立“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觀念。預防保健是最經濟的措施,因為預防是主動的,治療是被動的,一旦豬感染疾病既花費大量的治療費用,增加飼養成本,又造成豬只生長停滯,影響生產性能,所以要想養好豬,預防保健是關鍵。 3.4 輪換用藥,避免同一群體長期使用一種藥物,以提高療效、減少耐藥性。 4飼用抗生素在使用中存在的幾個誤區 4.1 飼用抗生素不等于非綠色,綠色畜禽產品也不應完全拒絕抗生素;抗生素的濫用,才是造成其安全性的關鍵。嚴格遵守國家政策法規,科學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是有益于畜牧業健康發展的。 4.2 在畜禽生產中,優秀的藥物配方優秀的飼養效果,優秀的藥物配方+優秀的產品=優秀的飼養效果。這是因為藥物的作用效果與藥物的自身組分、藥物的含量及加工工藝有關。① 同樣的藥物組分不同,效果相差甚遠。如林可霉素,只有當B組分<7%才能作為飼料長期添加;而就新霉素而言,不同的廠家效價、組分及效果差異也較大,一般認為B組分含量越高效果越好。② 含量≠質量!含量合格的產品,質量不一定合格,除含量外,還必需考慮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可利用率)。③ 藥物不同的加工工藝,作用效果也相差很大。如馬杜霉素與地克珠利只有采用噴涂工藝,才能保證有效成分分布的均勻性,簡單的預混工藝不能保證產品品質的穩定,甚至會帶來危害;不同加工工藝的吉他霉素效果也相差甚遠,具有腸溶緩釋功能的制劑才具有最好使用效果。 5結 語 在畜禽飼養中使用抗生素,對控制致病細菌傳播有著重大意義,也給畜牧業帶來了巨大利益。未來的幾十年內,作為動物高效促生長添加劑,抗生素仍將大量應用于飼料中,篩選研制副作用小的飼用抗生素仍將是熱點,而尋找經濟安全有效的抗生素代替物以維持高效率的畜禽生產將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