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87.17 -3.51%]的公告顯示,未注入的三家公司分別為漯河雙匯泰威遜食品有限公司、杜邦雙匯漯河蛋白有限公司、杜邦雙匯漯河食品有限公司。除此之外,本屬于上市公司的物流公司此次被置出上市公司,也遭到市場質疑。 招商證券[20.41 -2.58%]認為,如果雙匯物流不置出,雙匯泰威遜公司、杜邦雙匯漯河蛋白以及杜邦雙匯漯河食品等三家公司都置入進來,一進一出,股份公司失去了至少增加1億元凈利潤的機會。雙匯物流擔負著整個公司產品的運輸任務,雙匯泰威遜公司從公司采購豬小腸,再把加工好的豬腸衣銷售給公司,關聯采購與銷售達數億元,蛋白公司的大豆分離蛋白也是公司火腿腸產品中的重要添加劑。從更好的解決關聯交易角度看,這些資產都應該留在股份公司。 國金證券[15.55 -3.48%]的報告也指出,上述相關配套公司主要以豬腸衣、香輔料、蛋白及卡拉膠的生產銷售為主,2010年這部分的關聯采購金額預計在7.5億,關聯銷售金額2.5億。從理論上來說,這些配套公司與肉制品加工緊密關聯,若能放入上市公司則是最佳。 北京的一位私募人士跟記者交流時說,從與基金溝通后形成的方案來看,雙匯最終方案做了微調,但仍未達到機構的預期,這說明管理層還是比較強硬的,特別是注入資產價格的方面,僅從18倍PE微調到17倍,更能說明問題。 這位私募人士指出,同類公司中,2010年6月實施完畢的安琪酵母[42.86 -2.50%](600298.SH)收購大股東資產為9倍PE,剛剛公布預案的新希望[22.99 -1.79%],也是以12倍PE收購關聯方資產。另外,此次雙匯集團進入上市公司的資產,主要依靠與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一步步做大的,上市公司功不可沒。此時,再以如此高的價格注入進來,豈不是自己喂大的孩子,再反咬自己一口? 對于雙匯案例,一位不愿具名的股權投資人士說:"我是認可雙匯MBO的,中國的企業家應該持有公司股權,分享自己創造的價值。但同時,如果走得太遠,認為這個公司完全是自己的,而忽視其他中小股東的存在,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控制權來剝奪其他股東利益,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就太遠了。希望中國能出臺相應的制度設計,來約束這種沖動。" 更多養豬資訊、行情、精華資料請登錄中國畜牧人網站養豬頻道: http://www.www12347.com/p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