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個就是凈能在單胃動物上的應用,采用消化能或凈能時,蛋白質或纖維的能量被高估了,而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則被低估了。比如玉米和豆粕,它們的ME和DE相似,但是如果比較它們的NE,玉米NE為2650,豆粕NE為1940。因此用DE來設計配方時候,配方是不合理和不經濟的。但是各種原料NE數據比較缺乏,我們可以參考味之素的凈能計算器。用凈能來做配方時候每噸飼料的成本可以降低5-7元。最后一項技術是利用可消化氨基酸配制日糧,講個很簡單的例子,有些配方師做蛋鴨料時用了13%的豆粕,有些配方師卻一點豆粕都不用,但也取得了和高用量豆粕日糧的同樣生產水平,原因出在哪里?答案就是用可消化氨基酸來配制雜粕型日糧,當然純粹的玉米、豆粕很容易配出營養平衡的日糧,但是現在玉米、豆粕已經出現了天價,一個整天用玉米豆粕型日糧的配方師必然會導致一個飼料企業的衰敗。可以說現在能利用可消化氨基酸值是飼料最低成本配方取得成功的關鍵。 由于豬對飼料的適口性要求比較高,因此純粹的雜粕型日糧想在豬日糧應用不太可能。由于禽類味覺不發達,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運用可消化氨基酸模式,應該拋棄那種蛋鴨、小雞(鴨)大量使用豆粕的配方思想。雞用飼料氨基酸真消化率已經有很多這方面的資料,但是鴨的這方面資料卻很少,一般都是參考雞的,但是這種方法往往低估了各種原料對鴨的營養價值,因為鴨的消化能力大于雞,即使用這樣的參考值做出的配方通常效果也要好于用總氨基酸值的配方。 4 根據鴨的生長特點配制鴨飼料 肉鴨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報酬高等特點,近些年鴨的養殖發展迅速。但是關于鴨的營養研究卻跟不上肉鴨養殖業的發展,特別是好多配方師做鴨飼料配方時候心里邊沒底,因為關于鴨的數據少之又少。單拿豆粕的代謝能來說,鴨的是2856Mcal/KG,雞的是2467Mcal/KG,所以如果在配方中仍然參考雞飼料的代謝能值的話是不科學的。NRC關于豬雞的可消化氨基酸已經有了充足的數據,鴨的可消化氨基酸還很少見報道,因此想利用可消化氨基酸來配制鴨飼料還必須參考雞的數據。鴨的消化能力遠大于雞,尤其是中大鴨,每天的采食量大約為0.2kg,而中大雞僅為0.1kg。因此配制鴨的飼料時必須要考慮鴨的采食量因素。假如中大雞的蛋白設為17,能量為3000 Mcal/KG,中大鴨的蛋白可以設到12.5-16%之間,能量可以設到2350-2600Mcal/KG,因為我們配制飼料的時候必須考慮的是蛋能比和日采食量的問題,中大鴨的蛋能比只要保持在45以上的時候就可以取得一個好的生產性能,而鴨的采食量比較大,因此設置鴨的能量蛋白水平時跟肉雞的營養水平象比時可以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動范圍。對于蛋鴨,由于對能量的要求不高,所以能量保持在2400-2600Mcal/KG,蛋白保持在16.5以上,最低能蛋比為70的時候就可以取得最大產蛋率和蛋重。 總之,飼料配方的設計是一種技術性和藝術性很強的工作,它需要高深的理論水平做為指導,需要日積月累的經驗總結,平時只有我們多學習和思考,多實踐才能做出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配方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