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成簡史 鄂爾多斯細毛羊是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原伊克昭盟)境內毛烏素地區以新疆細毛羊及少量蘇聯美利奴羊和茨蓋羊等品種為父系,當地蒙古羊為母系培育而成。在雜交育種過程中曾導入過波爾華斯羊的血液。1985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正式命名,1986年后又導入澳洲美利奴羊血液。 二、產地與分布 鄂爾多斯細毛羊主要分布在內蒙古伊克昭盟境內毛烏素沙地。 三、外貌特征 鄂爾多斯細毛羊體質結實、結構勻稱、頸肩結合良好,胸深而寬,背腰平直,四肢堅實,姿勢端正。公羊多數有螺旋形角,頸部有1~2個完整或不完整的皺褶;母羊無角,頸部有縱皺褶或寬松的皮膚。被毛閉合性良好,密度大,腹毛著生良好,呈毛叢結構。細度以64支為主,有明顯的正常彎曲,油汗適中,呈白色。體軀皮膚寬松無皺褶,個體中等大小。 四、品種特性 被毛閉合性良好,密度大,腹毛著生良好,呈毛叢結構。細度均勻,以64支紗為主,有明顯的正常彎曲,油汗適中,呈白色。成年公羊體重平均76.0 公斤, 母羊38.0 公斤; 12 個月公羊毛長9.5 厘米, 母羊8.0 厘米。剪毛量成年公羊11.4 公斤, 母羊5.6 公斤, 凈毛率38.0 % 。產羔率為105 % ~110 % 。 鄂爾多斯細毛羊體格健壯,剪毛量高,羊毛品質好。抗逆性好, 具有耐粗放飼料管理、耐干旱、抓膘復壯快等特點。對毛烏素地區風大沙多、氣候干旱、草場生產力低等惡劣自然條件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它以終年放牧為主,冬春輔之以少量的補飼,也有個別地區對懷孕后期母羊補以少量飼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