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母豬產后出現咬仔豬的情況,在實際生產中并不多見,但是也會發生,分析原因可能有一下一個方面:(1)母豬營養不良,長期飼料單一,嚴重缺乏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母豬體況不好;(2)母豬曾吃過死胎或者胎衣,由于出生仔豬氣味相近,養成了這種惡癖;(3)別窩仔豬串圈,誤進此圈,母豬聞出氣味不對,有可能咬傷或者咬死;(4)在母豬產仔過程中,高度緊張,呼吸急促,胎水喪失,從而導致母豬口渴,若不及時補水,導致母豬急躁,就會發生咬傷仔豬現象;(5)母豬在產仔時的劇痛,有時誤以為身后有豬咬它,因此回身咬傷小豬。
綜合以上原因,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1)加強懷孕母豬的飼養,日糧組成應多樣化,滿足母豬對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營養的需要。(2)認真做好接產工作,做到母豬產完仔后人再離開,及時清除死胎和胎衣,不讓母豬吞食。如果有的母豬需用胎衣補充營養,應煮熟切碎拌入飼料中喂給。(3)不要讓仔豬串圈。(4)產前讓母豬喝足水,如產仔時間過長,中間可給飲適量溫水。(5)有咬仔惡癖的母豬,可戴上嘴籠,喂食時取下,吃完食再戴上。(6)淘汰連續幾胎咬仔的母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