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17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疾病防控] 牛產后癱瘓病例預防與治療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4-2-20 15:14: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牛產后癱瘓病例預防與治療

    核心提示:牛產后癱瘓的癥狀:母牛分娩后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瘤胃停止蠕動,后肢交替踏腳,后軀搖擺,肌肉震顫,四肢及身體末端冰涼,體溫稍低,不久站立不穩,倒地不起。

      牛產后癱瘓的癥狀:  母牛分娩后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瘤胃停止蠕動,后肢交替踏腳,后軀搖擺,肌肉震顫,四肢及身體末端冰涼,體溫稍低,不久站立不穩,倒地不起。

      一,牛產后癱瘓的診斷:

      典型病例1:多發生在產后12~72小時,病初呈現短暫的不安,繼而精神沉郁,有的一開始精神就高度沉郁。肌肉震顫,站立不穩,口流清涎,頭頸下垂,運步失調,體軀搖晃。多數于1~2小時內就伏臥而不能站立,發生頭頸彎向胸腹壁的一側,強行拉直,松手后又彎向原側的示病癥狀。有的也可能側臥于地,四肢伸直,呈現抽搐現象。不久,病?;杳裕庾R和知覺喪失。體溫降低也是產后癱瘓的特有癥狀之一,有的病牛體溫可降至36℃或35℃。
      非典型病例2:多發生于產前或分娩后數日以至數周。病牛輕度不安,全身無力,步行不穩。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廢絕,反芻和泌乳下降或停止。病牛伏臥時,頸部呈現一種不自然的姿勢,即所謂“S”狀彎曲。體溫在正常下限或稍低。
      牛產后癱瘓的病因:  牛產后癱瘓發生原因目前有許多解釋,且發病機理也不十分清楚,但產后母牛發生的急性鈣代謝調節障礙,與本病的發生關系最為密切。

       二,牛產后癱瘓的預防:

      1、對產前1個月的奶牛采取調整日糧中鈣、磷比例,將鈣、磷比例由2:1調為1.50:1。
      2、對產前1周的奶牛每天肌肉注射維生素D3或維丁膠性鈣20毫升,直至分娩。

      三,牛產后癱瘓的治療:

      1、陳皮酊150毫升,復方大黃酊200毫升,混合后1次灌服。
      2、10%葡萄糖1000毫升,5%糖鹽水1500毫升,0.5%氫化可的松10毫升×10支、10%葡萄糖酸鈣10毫升×30支,10%的氯化鉀10毫升×5支,10%氯化鈉500毫升×1瓶,10%安鈉加10毫升×4支,混合后1次靜注。
      3、0.2%硝酸士的寧1毫升×10支,于百分穴1次注射;2.5%維生素B1(10)毫升×2支,1次肌肉注射。
      采取以上措施,能使奶牛產后癱瘓發病率控制在3%以下,治療有效率達到98%。

      更多咨詢可以在‘禽畜網’在線提問。(本文摘自:中國禽畜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6:3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敦化市| 永安市| 嘉义市| 宁乡县| 涞源县| 万盛区| 新乐市| 和林格尔县| 来凤县| 南宁市| 读书| 延长县| 北川| 民乐县| 西宁市| 滨州市| 土默特左旗| 维西| 资溪县| 台北县| 吕梁市| 罗甸县| 大连市| 海宁市| 天峨县| 扎兰屯市| 建始县| 宾阳县| 大关县| 彝良县| 永新县| 商都县| 宝兴县| 铁岭市| 福泉市| 东阳市| 大关县| 兴海县| 鄂伦春自治旗|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