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淘率 |
試驗組死淘率為,5.35%,對照組為12.65%;結果表明,試驗組在飼料及飲水中未用任何藥物的情況下,健康狀況遠遠好于對照組。在飼養過程中,試驗組的精神狀態同樣明顯好于對照組,活動量較大,經常有斗雞現象;相同聲音大小刺激情況下,試驗組雞群反應大于對照組雞群; |
|
2、等外雞 |
等外雞是指毛重未達到屠宰標準,但到達出欄日齡的的肉雞,試驗組共28只,對照組4只。試驗組高于對照組,次數據表明試驗組的均勻度差于對照組,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查明,解決; |
|
3、日增重 |
試驗組日增重62g,對照組日增重80g,相差18g,表明試驗組日增重遜色于對照組。原因有可能在于,試驗組肉雞活動量明顯高于對照組,經常有斗雞現象,互相追逐,試驗組肉雞的維持凈能有可能高于對照組,造成日增重的差異; |
|
4、半凈膛屠宰率 |
試驗組82.77%,對照組82.30%,高出0.47個百分點; |
|
5、料重比 |
折成風干料采食量,試驗組2.29,對照組2.23,但是,試驗組因沒有生物飼料專用料槽,照成了一定的飼料浪費,如考慮此因素,試驗組料重比,將低于對照組; |
|
|
綜上所述,本次試驗,為實現白羽肉雞的無抗養殖,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實驗過程極大地減少了養殖過程中的獸藥投入,反而雞群的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群體死淘率大幅降低,并且雞肉品嘗評價表明,通過無抗飼養的肉雞,雞肉風味顯著提高,肉質細嫩,有嚼勁,骨骼強度增強,總體上提升了白羽肉雞的肉質品質,同時保障了食品安全,降低了養殖風險; |
本次試驗只是一次嘗試,實驗過程并未完全體現生物飼料的優勢。 |
其一、因養殖場條件限制生物飼料,未采用專用料槽,造成了一定的飼料浪費; |
其二、未采用專用飼料發酵設備,發酵品質受到一定影響; |
其三、試驗組與對照組在同一雞舍內飼養,組間有一定影響; |
其四、試驗基數較小,只有500只左右,尚不具備足夠的說服力,有待于進一步擴大規模進行試驗; |
本帖不是廣告,僅限于和廣大畜牧同仁交流微生物發酵技術,不涉及任何公司產品,及商業機密,實驗數據未經本人同意不得轉載,期盼更多的有相同志向的同仁,加入到無抗養殖的行業,為子孫后代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