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模化豬場成年豬腸炎藥物防控研究綜述
張明第
摘要 近年來規模化豬場成年豬腸炎流行頻繁,特別是母豬死亡的數量占到全部疾病的死亡60%以上,占整群母豬數量的15-20%,給規模化豬場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筆者近十年內經常碰到養豬場人員反映本病的發生,特別是今年發生特別嚴重,死亡母豬極多。由于成年豬腸炎急性死亡或愈后不良將給集約化豬場帶來特別嚴重的損失,我國目前管控抗生素的力度逐漸加強,這種腸炎如何防控也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部分。故筆者就集約化豬場如何對成年豬腸炎的細菌同一性和差異化以及藥物防控做一綜述,供養豬場專業人士參考。
關鍵詞 成年豬 腸炎 藥物防控 研究綜述 集約化
一、概述 成年豬腸炎包括梭菌性腸炎、壞死性腸炎、增生性腸炎和密螺旋體的統稱,本病主要發生在成年豬,所以稱為成年豬腸炎,不過仔豬紅痢也是由于魏氏梭菌引起。由于抗革蘭氏陽性抗生素對本病都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也稱革蘭氏陽性菌性腸炎(區別于仔豬的革蘭氏陰性菌性腸炎)。幾乎每個集約化豬場都經歷過梭菌性腸炎、豬密螺旋體導致母豬死亡。成年豬腸炎一年四季都發生,大小豬場均發,主要集中在成年豬連續散發。集約化豬場發病嚴重,損失嚴重,呈散發、持續感染、病程短、死亡快、愈后不良的特點。筆者到規模化豬場經常遇到養豬人員咨詢如此問題,現將這幾種疾病概述如下:
1、豬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所引起豬的一種腸道性疾病,又名豬梭菌性腸炎、豬傳染性壞死性腸炎、腸毒血癥,俗稱仔豬紅痢。主要發生于1周齡以內的仔豬,以拉紅色帶血的稀糞為特征,而隨著藥物預防程序的健全,仔豬發病減少,母豬特別懷孕母豬的發病率成年上升,患病母豬感染后,表現為血痢,腹部鼓氣,病程短,又稱為"猝死癥",采食正常,半小時就突然發病死亡,連續感染其他母豬,治愈率極低。
2、壞死性腸炎豬壞死桿菌病(Swine Necrobacillosis)是由壞死梭桿菌引起的各種哺乳動物和禽的一種創傷性傳染病。病的特征是在損傷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口腔和胃腸道黏膜發生壞死,并可在內臟器官形成轉移性壞死灶。本病一般為慢性經過,多為散發,有時表現為地方流行性。病豬臨診上表現為嚴重腹瀉,病豬逐漸消瘦等全身癥狀。常可排出帶膿樣黏稠稀便,或混雜壞死黏膜,惡臭。剖檢死豬時,可見腸道黏膜壞死和潰瘍,潰瘍表面覆蓋壞死假膜,剝離后可見大小不等的不規則的潰瘍灶。此病常與豬瘟、豬副傷寒并發或繼發。
3、豬回腸炎又稱豬增生性腸病,區域性回腸炎、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腺瘤病等。是由細胞內勞森菌引起的一種以頑固性或間歇性下痢為特征的疾病。可引起保育豬或生長育肥豬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瀉,使感染豬生長速度減慢、豬群生長均勻度變差,有時引起死亡。由于豬只死亡、淘汰或飼料轉化率降低,給豬場帶來嚴重損失。
豬回腸炎剖解病變特征
4、豬密螺旋體痢疾(swine dysentery,SD)又稱作血痢(bloody scours或bloody bysentery),黑痢(black dysentery)或粘膜出血性腹瀉(mucoh emorrhagic diarrhea),歷史上曾稱作弧菌性痢疾(vibrionic dysentery),為豬的一種傳染性粘膜出血性結腸炎。臨床特征為消瘦,排瀉糞便中含有粘液、血液和壞死物,不經治療的病豬可能死亡。本病的主要特點是大腸粘膜發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癥乃至纖維素性壞死性腸炎,主要侵害生長發育期的豬只,近年來懷孕母豬和種公豬經常發生。其特征為大腸粘膜卡他性出血性炎癥,有的發展為纖維素性壞死性炎癥,呈散發。
二、對當前本病流行情況的研究 筆者在2003年湖南津市豬場(唐業勇)發病嚴重,每天有5-6頭母豬鼓氣、急性死亡。養豬人員見到這種母豬立即淘汰,筆者通過臨床和實驗室診斷為梭菌性腸炎,建議采用藥物預防后本病立即停止發生,以后經常連續、間歇、低劑量添加泰樂菌素后到現在止沒有看到一例發生。2006年衡陽珠暉區豬場拉血便死亡解剖診斷為豬痢疾密螺旋體病。2007年長沙縣黃花鎮豬場(王洪勇)每天有1-2頭母豬鼓氣死亡,該業主認為是霉運,采用迷信的方式依然無效,筆者告訴為梭菌性腸炎,可以連續間歇藥物預防。這種案例在筆者從道來幾乎每年都有養豬業主咨詢該病。特別在2012年筆者發現這種疾病異常頻繁,瀏陽百盛豬場(吉四元)有30多頭母豬,鼓氣死亡6頭母豬;衡東縣豬場(李運生)存欄母豬651頭,鼓氣持續死亡69頭母豬,筆者建議連續、間歇、低劑量添加泰妙菌素后該病被控制。2012年常德豬場(毛杰初)也是母豬鼓氣突然死亡,后研究采用注射阿莫西林和阿托品,胃穿刺的方式竟然治愈了一頭母豬。
筆者思考這一問題,在我們國家瘦肉精、硫酸粘菌素超量添加和速成雞事件后嚴控抗生素是否一些飼料廠停止在飼料中添加抗革蘭氏陽性菌性藥物添加劑,由于發病率如此高可以斷定飼料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飼料廠稍微添加些最便宜的桿菌肽鋅或鹽霉素,這種腸炎都會減少或消失。同時養豬場沒有健全的藥物預防程序,盲目添加一些抗生素是當今豬場的通病。筆者認為抗生素是有很多危害,可是抗生素是人類社會離不開的產物,只有合理使用抗生素才是明智的選擇,一些對抗生素不懂的專家盡是挑抗生素的刺,我想大家怎么不真誠地宣傳合理使用抗生素。成年豬腸炎(產氣莢膜梭菌、壞死桿菌、內勞氏桿菌、密螺旋體)病原微生物都是不產生耐藥性,且是普遍存在于環境中的短小桿菌(除密螺旋體外)。當然一些教授站在無抗的角度大肆宣傳益生素,益生素與聚醚類和多肽類(硫酸粘菌素除外)抗生素一樣抗革蘭氏陽性菌的細菌素,益生素的效果和標準在全世界都是模棱兩可的事情,我們還有什么借口排斥抗生素,我建議不要談抗生素就“發神經”,我們應該利用好抗生素資源才是正道。歐盟對抗生素的管理相當嚴格,可是也批準使用鹽霉素、黃霉素、莫能霉素、阿維拉霉素用于飼料添加,我國的飼料廠任意選擇一種抗生素都會改變現狀、都會預防好成年豬腸炎,聚醚類和多肽類抗生素是動物專用飼料藥物添加劑,其作用機理不會與其他類抗生素產生交叉耐藥性,同時抗革蘭氏陽性菌促進生長,提高飼料轉化率,而且是離子通透性抗生素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應激的功效,在國內外已經研究鹽霉素在癌癥方面的預防功能。至于對于一些濫用或推薦濫用抗生素行業人士予以譴責。
三、規模化豬場成年豬腸炎防控 由于成年豬腸炎的病原微生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是規模化豬場成年豬的主要殺手,病灶造成腸粘膜脫落或壞死,發病后無法修復,所以只有采用防(提前加藥預防)控(發病后控制病灶的擴大)的手段是解決當今腸炎的高發率和高死亡率。其主要措施為:1、飼料工業辦監督飼料廠在成年豬添加抗革蘭氏陽性菌性藥物添加劑,必須選一種如桿菌泰鋅、黃霉素、恩拉霉素、鹽霉素等。2、養豬場定期投喂抗革蘭氏陽性菌性抗生素。目前許多豬場添加強力霉素、痢菌凈、阿莫西林和恩諾沙星、磺胺類抗生素的較多,更有甚者用氟苯尼考配硫酸粘菌素或牛至油(商品名奧萊克)預防本病,筆者認為強力霉素和痢菌凈會抑制成年豬的生長,阿莫西林主要治療球菌和球桿菌,同時青霉素類抗生素也是人畜共用抗生素,廣泛使用利大于弊;由于磺胺類和第三代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抑制成年豬生長,同時很容易產生耐藥性,應該治療急性病為宜,抗革蘭氏陰性菌的抗生素氟苯尼考、硫酸粘菌素、牛至油(長沙周建業等)不會對成年豬腸炎敏感,造成成年豬生長抑制如果還配了阿莫西林,治好的也是頭僵豬。參照筆者《規模化豬場藥物預防程序》建議豬場每月低劑量添加一周泰樂菌素、替米考星、泰妙菌素或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抗生素都對革蘭氏陽性菌性腸炎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3、治療 由于革蘭氏陽性菌性腸炎持續、突發,在臨床上很難早發現、快治療。如果早發現對梭菌性腸炎立即注射阿莫西林配阿托平,對豬痢疾密螺旋體立即注射痢菌凈,同時全群拌喂泰樂菌素或甲硝唑,連用一周。
結束語:近年來革蘭氏陽性菌性腸炎對規模化豬場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使用好有針對性藥物也是規模化豬場促進生長、提高飼料轉化率的指標。對豬場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不但利用好抗生素資源,同時我們應該杜絕談抗生素色變的嘴臉。我們的監管部門看到違規產品予以沒收,難道你就盡到建議豬場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義務了嗎。筆者認為全社會應該加強抗生素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國內畜牧水產局的很多同志,將對防控成年豬腸炎意義重大,提高養豬水平和節約畜牧資源。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