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8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殖模式] 野生青蟲漸少 親蝦培育餌料告缺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1-7-18 09:12: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為南美白對蝦親蝦培育的主要生物餌料,野生青蟲被苗場廣泛使用,但由于環境污染和過度采捕,野生青蟲資源日益減少,而人工養殖青蟲又未能形成產業化。缺少青蟲,親蝦培育又該如何進行?
    野生青蟲漸少 親蝦培育餌料告缺
    文/圖 本刊撰稿人  林曉彬

        不可缺少的親蝦培育餌料
        青蟲,對于做親蝦培育的人來講并不陌生。青蟲的學名為沙蠶,誘食性強,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底棲無脊椎海洋生物,也是魚、蝦、蟹人工育苗和養殖的優質活體天然鉺料。它作為對蝦親蝦餌料,不僅親蝦嗜食,而且能防止性腺退化,其主要成份“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遠高于豐年蟲卵。
        在南美白對蝦親蝦培育過程中,保持親蝦良好的狀態對于育苗企業無疑至關重要,而青蟲作為親蝦主要的生物餌料,直接影響親蝦的生長。“親蝦兩天不吃青蟲,幼體產量將明顯下降。”從事青蟲貿易近20年的資深行業人蔡慶明告訴本刊,“要保證南美白對蝦的繁殖能力,青蟲餌料絕對不可缺少。”
        湛江國聯水產種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譚立志亦表示,青蟲營養全面,可為親蝦提供高蛋白及氨基酸、維生素類等營養需要,促進親蝦性成熟,而且可以提高蝦苗成活率、抗病能力。
        據了解,有些苗場在親蝦培育中,除了青蟲以外,也會搭配一小部分紅蟲。紅蟲也是沙蠶的一種,主要特征為身體呈紅色,在北海、湛江、海南一帶均有出產,屬于本地品種。從喂養的效果來說,紅蟲的效果比青蟲還好。“我們主要采用本地天然灘涂出產的紅蟲為主(占90%以上)和深海魷魚為主要餌料。”譚立志表示,只有在受潮水和天氣影響,無法人工采捕紅蟲時,才采購青蟲代替紅蟲。
        盡管紅蟲的效果要優于青蟲,但蔡慶明表示,由于紅蟲產量非常少,而且價格比青蟲也要高出15%到50%不等,所以一般情況下,苗場主要還是以喂養青蟲為主。
        如此看來,青蟲對于親蝦培育的重要性更加顯而易見,且隨著國外親蝦進口到國內企業數量增多和國內親蝦自主選育的發展,青蟲的需求量也將逐漸上升。但據了解,野生的青蟲資源正在慢慢減少,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野生蟲源的減少呢?


        多因素致使野生資源漸少
        據了解,目前青蟲主產區在江蘇省和山東省(約占整個青蟲產量的2/3),主銷日本、韓國、西歐、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年產量達1000噸左右,年產值7000萬美元,約占全球問題的60%-70%。蔡慶明介紹,中國的青蟲貿易包括出口和內銷,國內主要是飼料蟲(主要做親蝦生物餌料),國外主要以釣餌為主,目前需求各占50%。
        但隨著山東、江蘇、遼寧這些省份的城市發展,青蟲的生存環境(海邊的灘涂)很多被圍墾填海,范圍正在縮小;而且由于資源被過度采捕,青蟲的數量也越來越少。“以前采捕青蟲的工人一個人一天可以挖100斤,現在一個人一天能夠挖10斤已經很不錯了。”從事青蟲行業已有近三十個年頭的香港旅都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立果告訴筆者。
        蔡慶明也表示了相似的看法,“野生青蟲的采捕量遠超過了它的繁殖能力,在每年七八月份的高峰期,青蟲常常供不應求,青蟲價格在這幾年也不斷上漲,即便有產量的話會先供應釣餌市場,因為價格相對較高。”
        除了過度捕撈,工業污染也給青蟲的質量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據業內人士透露,青蟲的兩個主產區江蘇如東和山東濰坊都是化工廠集中的地方,很多苗場的負責人沒有考慮這些受污染青蟲對養蝦業的危害,只圖能夠以更低的價格購得。據蔡慶明介紹,其實青蟲本身抗污染的能力很強,若在受污染的地方生長,再拿它當親蝦的餌料,可能會危害親蝦和幼體健康。
        幸慶的是,部分育苗企業已經開始重視蟲源問題。江蘇某青蟲供應基地銷售經理唐軍(化名)透露,目前供應方向客戶提供檢測證明的非常少,而他們的基地在每個季度都將青蟲送到相關部門進行檢測,檢測內容包括:溶藻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白斑病毒和桃拉病毒。此外,受污染的青蟲也會帶些許臭味。譚立志也表示,公司對青蟲進行每三天一次的抽檢,合格后才投入使用。


        人工養殖急待產業化
        野生青蟲資源的減少,也加速了行業尋找替代資源的步伐。據業內人士介紹,現在一些育苗企業開始使用人工的親蝦飼料代替部分青蟲。臺灣洪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的負責人林勤三認為,“目前青蟲的替代飼料還處于起步階段,無法超越青蟲的嗜口性,所以僅在每天早上第一餐給親蝦吃飼料。”        
        林勤三坦承,青蟲的營養成份能促進親蝦快速性成熟,目前還沒有東西能夠取代。“我們通過實驗數據表明,如果喂蝦母料的話,用量不用像青蟲和紅蟲那么多,只要青蟲的十分之一(因為青蟲含水分高)或者紅蟲的八分之一。”產卵量的話,他表示,目前如果全程使用蝦母料進行喂養,產卵量只有使用青蟲喂養的二分之一。
       但目前飼料還無法全部替代青蟲的情況下,李立果認為,人工養殖是目前最迫切的解決方法。環球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亮對此也表示認同,“根據我們掌握的信息,從明年開始青蟲會出現大面積的供貨短缺。”他認為,未來必然走兩個方向:可控性人工養殖或選擇冰凍沙蠶。
        據陳亮介紹,環球從2010年開始嘗試使用人工養殖的沙蠶品種,2011年開始完全放棄使用不明產地來源的野生青蟲。他表示,放棄的主要原因是避免親蝦的生物安全風險。“目前根據我們的觀察,人工養殖的青蟲除了產地可控安全的優點外,肉質厚實,完全能夠滿足親蝦的營養需求。”




    李立果:人工養殖才能緩解青蟲需求
        李立果在海南的青蟲養殖基地,2010年獲得了全人工養殖青蟲的突破,對于如何人工養殖青蟲,他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
    文/圖 本刊撰稿人  林曉彬


        FAM:您實現全人工養殖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
        李立果:開始的時候走了很多彎路。最開始我們利用無土養殖(用水養殖),但是失敗了,后來改用泥土,但是一開始泥土的酸性太厲害也不成功,之后通過改良,將pH從原來的4-5提高到6-7,一點點總結,才有今天的成果。
        目前我們在海南有兩個場,一個是現在的陵水黎安鎮,另一個在樂東縣鶯歌海,這兩個養殖場地都是租的,我們從2008年6月開始使用這邊(陵水黎安鎮)的場,這邊的地理環境比較好,旁邊就是外海,水很干凈,鹽度、pH值等都很適合。2010年全人工養殖突破后,兩個場加起來大概有40噸的產量,今年估計有50噸以上
        我們現在的青蟲,已經是第三代了。前年年底用野生的青蟲培育了少量的苗,養大之后是第一代,去年的年底就已經成功批量育苗,并且滿足了整個場的需要,就是第二代,今年育的苗便是第三代。
        我們依然在積累經驗,另外根據養蝦的經驗,超過三代的親本要淘汰,所以現在我們也從不同的地方(山東、江蘇、遼寧)引進了一些野生的種蟲。江蘇的青蟲和山東的青蟲產卵的時間不同,但是都有一定時間段,我們可以選擇他們相同的產卵時間進行交配來改善一下。
        FAM:全人工養殖的過程都有哪些環節?有哪些要特別注意的?
        李立果:第一個是人工育苗環節,這是養殖的關鍵。引進種蟲,種蟲至少要提前一個多月進行養殖,養殖到性成熟后用育苗池育苗,觀察苗長出三對腳以后就可以把它放到土壤里,因為它要找附著基。育到幾公分后就要分到各個養殖池。
        育苗這塊我們希望有更大的突破,如果可以建立精子和卵子庫,那又是一個突破。現在一條母蟲可以產大約20萬卵,成活率大概在30%到50%,從卵到收成,收成率有20%到30%。另外,海南冬天有很多候鳥,鳥會飛到養殖池中啄食青蟲,也會損耗一小部分。
        養殖青蟲主要用蝦料,從0號料到2號料,最小的苗吃粉料。喂養的時候把蝦料直接撒到泥土上,青蟲就會鉆出來吃。泥土也要經常加水保持濕度,大概一天加水兩次。在海南人工養殖,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野生的青蟲在北方因為受氣候影響,冬季基本不能采捕。
        在北方一般9月底青蟲開始不吃料,而海南冬天的時候溫度在15-20℃,可以少喂或者基本不喂。
        FAM:現在平均一個池的產量有多少?成蟲的價格大概是多少?
        李立果:現在我們一平方米可以產2公斤蟲,泥土的厚度大概是25公分,20平方米的養殖池可以產50公斤的蟲。
        青蟲分為大、中、小三個規格,120-150條/斤規格稱為中蟲,100-125條/斤是大蟲,歐洲市場做釣餌以中蟲為主,小蟲雖然便宜,但是我們一般不賣,成本劃不來,也不易于采捕。
        青蟲養殖超過4個月以后長得特別快,最后一個月的產量可以增加一倍,客戶喜歡中蟲,我們喜歡賣大蟲,大蟲跟中蟲的時間大概差半個月左右。但是如果超過5個月,太大的蟲也沒市場。
        目前從我們出口的價格來看大概是80-120元/公斤,高峰期缺貨的時候最高賣180元 /公斤。
        FAM:除了海南,還有哪里適合人工養殖?有沒有其他的人工養殖模式?
        李立果:廣東粵西一帶的沿海地區也可以,一年估計可以養一造到一造半。在海南養一造是5個月,一年起碼可以養兩造。
        在江蘇有部分地方進行增殖混養,利用土壤養殖,水體養蝦,水體下面的泥土養青蟲;在山東的話,有些水體養海參,水體下面養青蟲。上層養殖品種收成后,把水抽干了就可以采捕青蟲。
    我們在江蘇也有一個合作場,下面放青蟲苗,上面養蝦,收完蝦就可以采捕青蟲。但是在海南,一定要精養,效益才能提高。
        FAM:您對現在青蟲市場怎么看?
        李立果:青蟲的市場需求還在增加。我們主要是做出口,以供應歐洲為主,但是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這兩年的利潤減少了30%,而銷售給國內企業做親蝦餌料暫時還不多。有時候為了滿足需求,我們也從國外市場進口青蟲,再出口到其他國家。
        海南好在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另外在山東東營我們也有合作場,但是產量沒有海南高。現在有些藥廠對青蟲這個項目也很感興趣,但是想提高產量必須找到合適的養殖區域,只是理想的養殖場地并不好找。


    (本人摘自《水產前沿》雜志。)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
    發表于 2011-7-19 19:16:54 | 只看該作者
    缺不是壞事啊,人工養殖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6:2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掖市| 崇文区| 瑞安市| 红河县| 屏南县| 西贡区| 招远市| 沁阳市| 天气| 卓资县| 孙吴县| 盘山县| 塘沽区| 徐汇区| 锦屏县| 岳阳县| 维西| 思南县| 杭州市| 五指山市| 凌源市| 扬中市| 长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开江县| 阿坝县| 安多县| 正阳县| 丹东市| 辽宁省| 崇文区| 广州市| 怀安县| 宁安市| 昭平县| 连南| 武功县| 陆河县| 皮山县| 临夏市| 黎城县|